水平二(四年级)《篮球—多种形式的运球》教学设计
(2018-09-12 05:16:06)分类: 课堂教学 |
水平二(四年级)《篮球—多种形式的运球》教学设计
本课根据体育课程的特点,凸显运动技能的主体和载体功能,以篮球—多种形式的运球教学为主线,以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和简单动作组合为目标,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去思考和设计。主教材的各个环节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以精讲多练为主旨,引导学生运用合作、探究、自主等练习方法,在尝试、体验、互助、互评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从而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篮球:多种形式的运球是水平二“小篮球基本活动方法”单元的重要教材内容,根据2017年8月最新出版的浙教版水平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配套教师用书,本课属于“多种形式的运球活动方法及综合活动”单元。
“多种形式的运球方法及综合活动”单元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教学内容,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3种以上运球动作,如听信号运球、高低运球、直线运球、曲线运球等。运球技术动作有易到难,除了让学生体验、巩固运球的正确技术动作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运球姿势,了解人球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传接、投准、移动等技术打好基础。本节课在辅教材的安排上我选择地是技能与体能融合一体的运球接力,进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学情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正处于速度素质“敏感期”,所谓速度素质“敏感期”是指在此阶段进行速度素质练习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本课抓住学生的速度素质敏感期,以篮球为载体,针对水平二(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喜欢游戏,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和竞争意识,但对于反复操练容易反感的特点,通过游戏及不断变化游戏方法、比赛等形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运球的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四、设计思路
在准备部分,我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采用简单的韵律操和球性练习,代替了传统的准备活动,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此阶段安排课“齐步走—立定”的队列练习,为后面课中的队伍调动最好准备,使上课过程更加流畅。
在基本部分,我以《浙江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遵循教材“三个一”的要求,设置了:花样运球区;运球、抛球区;沿线运球区;游戏“PK”区四个组,来进行分组轮换练习。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球接力比赛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发展行进间运球的能力。由于主教材时运动强度相对较低的球类课,所以我在接力比赛后又加了一个“人体篮球”练习,提高练习密度,增加运动负荷,提高教学效果。
在结束部分,我自编了一套放松操,让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放松身心,调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