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耐久跑》课感悟
(2017-04-14 07:12:30)分类: 课堂教学 |
【设计理念】
本课是2011人教版《耐久跑》单元第一课时,依据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校“自主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导,以有效提高耐久跑练习的节奏感为主要目的,有效提高耐久跑成绩,为九年级的体育中考耐久跑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耐久跑能力。在教学设计中以技术、体能和运用视角构建课堂,让学生在不断的自主练习过程中学习耐久跑技能的节奏感、发展体能,并在音乐伴奏下进行强化练习,让学到的跑的节奏感运用到实战演练中;有效提高学生跑的节奏和成绩。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设置不同层次的小目标,使学生在不断达成小目标的基础上达成本课教学目标;不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逐渐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意识和态度,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教材解读】
《耐久跑》是田径教材中重要内容之一,在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占有重要地位,标准中对《耐久跑》内容的教学要求是:发现和解决学习过程中有关问题的能力,如基本掌握并运用中长跑项目的技术。完成所学技术动作的准确性以及速度把控。本节课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时跑动中的节奏把握和速度控制,并将学到的跑的节奏感运用到实际的练习跑动,让自己跑的有速度、节奏感好。
田径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有很多形式的内容学生十分喜欢,也有很多内容由于累和学习的枯燥而被学生讨厌和排斥,其中耐久跑就是另学生讨厌和不喜欢的内容之一。虽然耐久跑学生不是很喜欢,但都曾经接触过相关的练习,都有一定的基础。耐久跑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跑的速度、呼吸和姿势。而速度的快慢就是跑的节奏把控。本节课不同形式的跑如:图形跑、场地跑、折返跑等形式配音乐进行练习,在不断变化跑的形式中感受跑的节奏,逐渐调整跑的呼吸与跑的姿势,逐渐体验跑的感受,体验节奏跑后带来的快乐,为以后的耐久跑培养信心。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与体能练习搭配一起教学,在学习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体能,让体能的发展促进技术的学习,让技术的学习得到有效运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上课的学生全部是八年级女生,她们大多在13—14岁期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也是身体发展最敏感迅速时期,此时的她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一旦遇到自己不满意或者讨厌的事情就会表现出叛逆心理和行为,而耐久跑本身枯燥乏味而且练习过程比较累,正是这个阶段学生最讨厌的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不管讨厌还是排斥,此阶段学生都已经具有一定耐久跑的能力和练习耐久跑的经历,都曾经跑过800米若干次,可以说每一名学生对耐久跑都有自己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尽量用变化的形式有效激发学生练习的欲望和挑战自我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本节课上课的全部是女生,这为教学耐久跑提供较好的练习环境,运用图形跑如三角形、圆形、S形、8字形跑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跑动中感受跑的节奏变化与呼吸的配合,并用音乐进行节奏跑,为学生提供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
从这些方面的额分析能看出芦老师的用心研究!
听完这节课后和芦老师商量,可否把这节课面向全区的体育教师进行展示!芦老师在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