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讲的函数的故事
(2013-02-13 07:21:28)分类: 儿子的空间 |
读《笛卡尔讲的函数的故事》
阅读时间:2013年2月11日
阅读书目:《笛卡尔讲的函数的故事》
作者和本书内容概括:
《笛卡尔讲的函数的故事》这本书是科学家讲的科学故事系列第22本,是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宁波书城时看到的一个系列书,一共有110本,都是最经典的科学,最前沿的技术加最通俗、最权威的解释,是韩国最受欢迎的科普读物,销售量突破一千万册。这本书共有12万字,主要是讲函数的故事,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坐标原理就是他看到天花板上苍蝇的移动轨迹后受到启发而想出来的。他将坐标引入到数学中,从而轻而易举的解决了与图形有关的许多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解析几何,可以说笛卡尔是解析几何的创始人。
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知道笛卡尔关于坐标和函数的有关概念,还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轻易的解决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相关内容。本书中主要讲解了比较简单的一次函数及其相关的应用问题。
阅读感受:这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什么是函数;第二个部分是:点的坐标。
1、(1)f(A)=1
2、(1)f(A)=1
3、(1)f(A)=1
4、(1)f(A)=1
5、(1)f(A)=2
6、(1)f(A)=2
7、(1)f(A)=2
8、(1)f(A)=2
虽然函数很多,但还是好记的。而且,陪域的定义区次方就是它们组成的函数个数(此时ABC是定义区,ab是陪域)。
这时,我给AB一只玩具手,不给C玩具手。这样构成的函数就不是函数(当定义区中的任意一个元素不与陪域中的元素相对应,那么它就不是函数)。同样的道理,我给AB一只玩具手,给C两个玩具手,这样构成的函数也不是函数(当定义区中的元素与两个以上的元素相对应,那么它也不是函数)。
什么是点的坐标?我们先看一下这幅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中,最中间的点 就是(0、0)。这样,我们通过这个点就可以划分成四分。其中,横线上,往右是正数(+4、+2、+9等),往左是负数(-1、-7、-3等)。竖线上,往上是正数,往下是负数。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两个数((2,-4)、(4、-9)等。)表示点的坐标了,这就是函数,大家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