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自评、互评后的感想

(2012-06-10 05:02:20)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堂教学

学生自评、互评后的感想

    昨天,星期六原本我没有课的,由于周五和师傅一起去听课,就把课调到周六来上,我原本安排利用这两节课进行学生自评、互评。

评价开始前的说明和提醒:

1、今天的评价是针对体育课上自己和同学们的表现。如:上课前的站队是否积极认真、整齐;老师讲解、示范时是否若在认真的听和看;分组练习时是否认真、练习时是否积极等;

2、今天的评价不包括运动成绩、平时在班级中的表现,只关注体育课堂上的态度;

3、评价同学们的时候不要把你们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拿出来,今天的评价和这些都没有关系!

    评价开始了,我一个一个点名,点到名字的学生先自己给自己一个评价,全部结束后再有全班同学进行一个一个给同学们评价。学生自己评价过程中全体学生包括我都是只能听不能发表意见的。

     学生互评环节中我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念到一个学生名字后问:打优秀的请举手,根据举手人数超过班级人数一般以上的就为优。一次类推。

    在这个环节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举手的积极性更高,看来学生都喜欢这样的评价方式。

然后我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把我给每个同学的评价也念给学生听,并一个个点出我给不同等地的原因,让学生知道我的评价是看到学生的优点的同时也关注了学生的不足之处。

    在两个一年级班级评价后我发现两个班级不同的班级风格,一个班级学生很谦虚给自己评价的多数是良好,而给同学们打等地时多数西欧打优秀,我很感动,感动孩子们的团结,感动孩子们的可爱,这么小九这么的团结。发现优点的同时我也发现这个常规很好的班级学生竟然给自己打优秀的人数少的可怜,是谦虚还是不够自信呢?我的想法是你自己都说自己不优秀,对自己都不自信,怎么让别人说你优秀呢!我根据学生们的自评、互评进行了学生自信的教育,并一一列举了没有给自己打优秀的学生的很多优点,让他们看到别人优点的同时要看到自身的优点。课后我把这种情况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交流,首先表扬了学生们的团结友爱、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真的值得肯定,但也发现过于谦虚或者是不够自信的一面。班主任老师真是优秀的教师,没有对我的评价进行解释而是开始说自己哪里哪里做的还不够,要改进加强,和这样的老师交流真的很开心,我们科任老师的意见、观点、看法不一定都是正确,只是对一些现象进行及时的反馈得到的竟然是班主任老师的自我反思,我想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孩子肯定是大气、心胸开阔的学生。为这个班级的孩子感到自豪。

    第二个班级的评价后,我又见识了一个不同的班集体,和前一个班级刚好相反,给自己评价时打优秀的有70%以上,而给同学等地时竟然只有3个优秀,70%的是给的不合格,而且给不合格时小手齐刷刷的,面部表情十分的畅快,看到学生给同学打不合格时畅快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我真的很难受,同时我也看到了被评价同学的难过,本来念到被评价同学的时候这名同学是很开心的,当念完优秀时,几乎没有同学举手,这名学生的心一定很难受,当念完良好时还是没有用几个人举手,当老师念到还需努力时,齐刷刷的小手举了起来,想想换做自己心情会如何呢!

    等学生评价完后我怕和上一个班级一样把我对学生的评价说给学生听,并针对这样的互评结果进行的询问、说明,教育学生在看到自身的优点时也要看到同学身上的优点,就这样我又用不同于上个班级的观点教育学生要看到身边同学身上的优点,并举例说明了班级中同学们都一致认为最不好的两名学生身上的优点,并让同学们在下次体育课上要关注身边同学的优点。

    课后我走进班主任老师的办公室,把刚才的情况与班主任老师交流,没有想到我这样一说,班主任老师马上就说是这样的,在班级中只要一说到某个学生,马上就会有很多学生提到这名学生的缺点、不足,看来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是自己的真是想法。

反思:1、小学一年级学生是否适合使用这样的评价方式?

2、在让学生进行这样的评价时事前一定要把相关评价标准写在黑板上,时刻提醒学生评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学生打等地,是让学生认识自己喝认识同学,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表现是否优秀应该如何进行改进,结合自己、同学、老师的评价来认识重新认识自己。

4、把在评价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释说明,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同学和评价自己。并把发现的班集体问题及时雨班主任沟通交流,为班级的建设增添自己的一份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