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受难周的两首诗歌分享

(2012-02-18 21:00:06)
标签:

转载

分类: 圣乐与侍奉

受难周两首诗歌分享 

 

    本周是受难周,就介绍两首诗歌吧。  

    在我今年生日的头一天,当我找到马老排练的视频的时候,同时也看到这位上海肢体上传的很多视频,这位老弟兄应该是老诗班了,都80多了,那个教会我听说过多次,也渴望多次想听到或看到他们的诗班献唱,但是当我看到的时候才知道一年前我曾收到过两个是他们诗班的视频,确实感到很失望!他们那教会资源相当不错的,有乐队,但是管弦乐配乐不知道找谁配乐的,确实一般,怎么听不像圣乐也不像唱诗,与上海的一位诗班指挥沟通过有

同感。他们的整体感觉之所以不像圣乐,很多不好的原因是配乐及指挥的问题,指挥不够安静,诗班呢,在献唱的时候,极少感觉到他们是能做到:不见一人只见主耶稣!”,当然,1988年圣歌录音他们教会那时候的人马确实很爱主,灵命也不一样,更主要的是马老亲自指挥!

   这次看到诸多的视频,本以为可以收获一番,但是找了很久,才找到三首好些的,这首《奇妙十架》,算是唱的还可以的一首。

   《奇妙十架》(“When I Survey the Wondrous Cross”),作者是Isaac Watts,被尊为应该的“圣诗之父”,也是十八世纪教会圣诗运动领袖之一,也是《千古保障》《普世欢腾》等诗歌的的作者。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徒。大约18岁开始写诗,每周一首,深受教会的会众喜爱,到他22岁是,已经写有二百多首了。他的诗简洁有韵,题材多取自圣经。

    他在24岁时任教会牧师,十年后因体弱多病而辞,之后在一个贵族家任家教,并从事有关神学、哲学和圣诗的文字工作。《奇妙十架》写于1707年,根据保罗的话:“我断不以别的夸口,只夸我们主耶稣的十字架.”(加6:14).当年英国大复兴时,几乎各处聚会中都可听到这首诗歌,今日更常为圣餐圣诗。转载于他1707年所出版的《赞美诗与属灵歌曲》中,原诗的前面还冠有加拉太书的这段经文要旨:藉着基督的十字架钉死了世界。,号召信徒效法保罗的这点。

    这首诗歌充满了圣经教训和信徒灵性的经历,第一节反映出信徒“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做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7-8)的经历;第二节叙述了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林前2:2)乃是我们唯一的信息;第三节”忧愁慈爱和血并流“句,课参阅约翰福音19:34,并说明没有十字架就没有冠冕的至理-“荆棘可曾化作冕旒?”最后由思想奇妙十架,用主恩深广来激励信徒做出完全彻底的奉献。

    这是一首结合着救主舍身流血和诗人灼见想象,与信徒美好灵性和对恩主的挚爱交织一起的圣诗。有人誉之为“英文文字中最好的圣诗。”

    平时我们普遍唱的就是由美国基督徒作曲家Mason梅森谱曲的,我们自己编的赞美诗教材中也选了这首,每次都是受难复活的时候唱。但是这首诗歌又两个曲调,另一个曲调就是由Rockingham谱曲的,在《恩颂圣歌》里面就有两个曲调的谱。这个不出奇,正如《奇异恩典》也有两个曲调,但是贝多芬作曲的却几乎不为多人知道。

http://s13/middle/62400622g738070217e6c&690

 

   

    Watts终身未婚,但他很喜欢小孩,写了很多儿童诗歌,曾出版一本儿童歌集。在他最后的36年,缠绵病榻,几乎半瘫痪,但只要他身体稍适,仍登台讲道,他虽然体态不扬,但讲章有力,扣人心弦。他多病,却不灰心丧志,悲观消极;他全心全意信赖神,所以安享天年。他一共写了600多首圣诗,他写诗的用意不在于荣耀自己,他说:“我并不希望我会列入诗人之群,不过我愿做教会的一个仆人,做使信徒们快乐的助手。”

    在法国有一位寡居的公爵夫人,含辛茹苦地富余了三个品学兼优的儿子长大成人。她听了有人的建议,让三个孩子去新大陆淘金,他们抵达美洲后,在荒山中迷路,死于红蕃的毒箭下。噩耗传来,她闭门谢客,拒绝有人的安慰。当她极度忧伤的时候,她独自静坐放在,唱这首歌,想到主在十架所受的痛苦,就超然忘我。基督的爱转移了她的丧子哀恸。

 

    另外一首要分享的是《十架永存》“Old Ruggled Cross”另一个翻译更贴切原名-《古旧十架》,《古旧十架》的诗名使用更广泛。《十架永存》里面副歌的翻译有些不是太好,副歌的第三句“我一生要背负主十架”的翻译显然有问题,主的十架我们哪儿有资格去背啊?不过呢,这首这个诗班唱的还是挺可以的。还是能达到一点点诗歌的灵意。不过诗歌在音乐方面内在的张力还是没有唱好。

    这首诗歌与很多诗歌与艺术作品一样,都在作者去世后才获人赏识。美国好几家广播电台曾数次邀请听众票选十首20世纪最心爱的圣诗,在千万张选票中它始终遥居首位,即使监狱囚犯也称它为“狱中之歌”。这首脍炙人口而又动人心弦的优美诗歌,曾经打动仰望十架的千百万人的心,今天,仍然感动着成千上万歌唱这首诗歌的人,是他们在背起十字架,来跟随我主耶稣基督。

    George Bennard(873-1958),他父亲是煤矿的矿工,他出生后不久随父母自俄亥俄州迁居爱尔华州,在那里长大。15岁时父亲去世,他去矿场工作负起对母亲及四个幼妹的重任。信主后,他进入救世军服务。多年后他与妻子都在救世军中担任要职。他离开救世军后,一度是无宗派的传道人,后来被美以美会按牧。他一心以主的话语为念,勤奋传道,足遍美国中西部、北美及加拿大各地,有一段时期完全致力于奋兴布道会。

   有一次他从外地布道回来,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因此他诚慎地思考主十字架的重大意义,而真正认清到保罗所说的和基督“……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3:10),本圣诗作于1913年,他先作了谱,数次配上歌词都不满意,知道最后才诠释了他自己的心声。同年六月在芝加哥的一个培灵大会上介绍这圣诗,就不胫而走,流传全国了。他与妻子Hannah一共作了300多首诗曲,但不是都能像这首《古旧十架》有这样的影响。

    当时著名的福音圣诗创作家查尔斯.加百列收到Bennard的这首诗歌的手稿后,曾说:“你肯定能听到这首诗歌响彻全国。'这个很快就被证实了,因为这首诗歌不但已经成为广大基督徒所心爱的诗歌,而且连社会上的流行歌曲集,也几乎都要将这首圣诗收入进去。由此可见它受欢迎的程度。

http://s3/middle/62400622g8341d599af32&690

     Bennard晚年住在密执安州理德市,当地商会在他家的附近竖立一个十二尺高的十字架,上书“古旧十架作者-贝纳之家”,晚上更有灯光照射在十字架上,远处可见,至今仍旧存在。《新编赞美诗》240首也是他所作。

 

 

 

 

 

    有一位宣教士曾在我们中国广州明心盲童学校工作。她见证说,该校有位患精神分裂症的女童,经常无故发怒。有一次犯病的时候,刚巧她的唱机播放着这首《古旧十架》,那女孩听了竟安静下来,以后都是如此。这是这首诗歌对人心灵治疗抚慰的见证。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