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人”都知道,目前招商银行在资本市场享受比其他银行更高的估值。数据不会撒谎,数据证明给予招行更高的估值是不合理的。
诚然,2007年之前,招行的估值比其他银行更高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招行零售业务领先于同行,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比较好。但是2007年之后,招行的优势慢慢被弱化,甚至有被其他银行迎头赶上之势。
数据不会说谎,数据证明给予招行更高的估值是不合理的。从中长期来看,招行的估值将会趋同于其他股份制银行的估值。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持有招行准备长期投资不是最好的。当银行进行大比例分红时,招行高估值就更加显露出劣势,因为在增长放缓之后,银行的投资价值更要看股息率。至于资本市场目前为何还给予招行高估值,大概是因为曾经盛名在外,惯性使然而已吧! 招行从2001年上市时30倍市盈率到目前6倍市盈率左右,再一次证明,明星股或曾经是明星股也需要估值合理,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才具有更好的回报。
笔者通过十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上述结论。笔者本想通过资本状况、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流动性这四大综合指标,来分析招行与其他股份制银行的优劣,结果很难区分,都在伯仲之间。只能通过细化指标,以零售业务占比、拨备前利润复合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其他净收入占比、利息净收入占比、管理层、不良率和成本收入比与民生银行、兴业银行进行对比。
第一个指标“零售业务占比”。零售业务占比招行最高。民生次之,兴业最低。一直被投资者看成是招商银行优势的零售业务,自2009年以来,招行的零售业务占比一直徘徊在34%左右,而其他银行零售业务占比不断逐步扩大,愈来愈接近34%。
招商银行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2011半年分别是26%/26.3%/32.6%/34.6%/34.5%
;民生银行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半年分别是17.9%/16.5%/18.5%/26.3%/27.1%
;兴业银行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半年分别是33.1%/25.8%/24.1%/26.3%/26.74%
;
第二个指标“拨备前利润复合增长率”。横跨过去整整7年,招商银行利润复合增长并不突出。民生最高,兴业次之,招行最低。
招商银行从2003年至2010年拨备前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1.9%
;民生银行从2003年至2010年拨备前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7.9% ;兴业银行从2003年至2010年拨备前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5.2%
;用“拨备前利润复合增长率”指标而不用净利润增长率是为了防止企业操纵利润之嫌。
第三个指标“总资产收益率”。招行平均总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高于民生和兴业银行。
招商银行从2003年至2010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975%
;民生银行从2003年至2010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705% ;兴业银行从2003年至2010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为0.907%
;
第四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招商银行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低于兴业银行,高于民生银行。
招商银行从2003年至2010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67%
;民生银行从2003年至2010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7.43%
;兴业银行从2003年至2010年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4.45%
第五个指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是指在营业利润中的比值。这个数据愈大愈好,表明该企业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度愈低。随着利息市场化的推进,企业只有不断提高非利息收入才能保证盈利不会下降。数据显示,招商银行在这一项对比中,比民生差,比兴业好。尤为重要的是,招行这个指标处于下降趋势,而另外两家趋势是上升的。
招商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近三年中每年平均占营业利润33%;民生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近三年中每年平均占营业利润35.6%
;兴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近三年中每年平均占营业利润20.6% 。
第六个指标“其他净收入占比”。其他净收入占比是指在营业利润中的比值。这个数据愈大愈好,表明该企业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度愈低。随着利息市场化的推进,要求银行必须混业经营,才能应对未来国外银行的竞争。企业只有不断提高投资、保险等其他业务的收入来源才能保证盈利不会下降。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的其他收入在营业利润中比例太小,无法与香港、欧美银行动辄25%左右的比例相比。这也充分说明我国银行业大有可为,还处在快速成长期。从第五和第六指标可以看出,我国银行还有很长的发展期。结论,坚定持有银行股。
招商银行其他净收入近三年中每年平均占营业利润10%;民生银行其他净收入近三年中每年平均占营业利润13.8%
;兴业银行其他净收入近三年中每年平均占营业利润3.7%(兴业3.7%好可怜,当然因为基数小,未来发展更有后劲)。
第七个指标“利息净收入占比”。利息净收入占比是指在营业利润中的比值。这个数据愈大,考虑未来利率市场化,数值太高并不稳妥。招行利息净收入占比比民生高,比兴业低。招商银行这个指标近三年处于上升趋势,其他两家处于下降趋势。
招商银行利息净收入近三年中每年平均占营业利润55%;民生银行利息净收入近三年中每年平均占营业利润50%
;兴业银行手利息净收入近三年中每年平均占营业利润75% 。
第八个指标“管理层”。马蔚华、洪崎、李仁杰这三位当家人,无疑马行长资历最老,影响力最大。但是,49年生人还有3年就要退休,三年之后招行何去何从?我们不得而知。有乔布斯的苹果与没有乔布斯的苹果,我想应该有区别。
第九个指标“不良率”。招行、民生、兴业这三家公司近三年不良率和不良贷款余额都是逐年下降的。兴业银行控制得更好些,招行次之,民生稍差些。
第十个指标“成本收入比”。根据监管要求,成本收入比≤45%
,近7年,兴业成本控制最好,招行次之,民生最差,民生有几年成本收入比远超过45%红线。
通过十项指标对比,只有二项指标招行最好,其他都不如民生或兴业。历史数据虽不能完全确定某只股票的未来趋势或价值,但相比较未来的不确定,充分的历史数据总有一些参考价值吧。招商银行未来怎样?只有时间能回答,但我以为,买招行不如买兴业和民生。
补充花絮:我发现有一个有趣现象,兴业银行2011年第三季度的各项财务数据与招行银行2009年年度的财务数据很接近。不论是总资产、总负债规模,还是净利润,都很接近。
如果把招行2009年度的财务数据作为基准,我们是否可以说招行比兴业多赚了21个月共计540亿的钱,按照20%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1个月中,招行资产应该比兴业多729亿,按照兴业1336亿元市值计算,招行应该是2065亿元市值。根据昨天招行市值为2500亿,招行高估400亿左右,每股平均高估1.8元左右。
同麟,2011年12月22日于公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