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赛场 双手为谁舞?
在北京奥运赛场,我们需要统一的助威手势吗?这似乎不是问题。
在体育赛场上,手势和口号是观众加油助威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也是奥运看台上最壮观最靓丽的风景。
那我们用什么手势呢?这似乎是个问题。
没关系,中央文明办,奥组委牵头,专家设计,刘翔等文体明星演示,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推广,比赛现场示范,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问题迎刃而解。
再问一句,我们的双手为谁舞动?这似乎是个多余的问题。
为中国加油,为世界喝彩。体现中国人的素质与精神风貌。
是这样吗?这是个人的原始答案吗?
我的答案是,我们的双手首先要为自己舞动。
上万人整齐划一的服装,吼声和手势,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形式。
其实中国是世界上最讲究形式的国度,从两千多年前的《礼》到现在规矩严谨的各种会场,到动辄万人的组字集体操场面,无不体现国人对形式的重视和把控能力。但为什么在体育看台上,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不够整齐的助威,还有不绝于耳的国骂呢?
这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所推崇的形式,主要是一种从上至下的布置与设计,本质是要强化尊卑,等级和秩序。而体育赛场是在平等原则下的生命力的较量,观众的反应是一种源于个体激情的群体性情绪表达。现代体育作为舶来品在中国普及时间并不长,相对内敛的国人显然还缺乏这样的精神成长经历和在公民社会成长起来的有效组织。
受中华文化辐射的韩国,在历史上和我们有着相似的价值观和经历。但二战之后韩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和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现场演练,让韩国观众成为了我们可以学习的榜样。
还记得红魔啦啦队吗,红色衣服的海洋,撼动山河的吼声,让全世界为之敬畏。有人说,韩国从裁判到观众有点小气,好像是。但我们怎么能要求一个受辱上百年的民族,刚刚抬起自尊的头颅,脸上挂着的是雍容大度的气质?他们想让世人看到的就是不可战胜的凝聚力,自尊和勇气。
世界最大的赛场摆到了北京,这也是中国民众的操练场,操练的不仅是学会的手势。让我们挥舞双手,为自己,为自己心中对体育的激情,为自己心中对祖国的热爱。
在中国,上下一心,才能其利断金,抗震救灾,举办奥运是最好的说明。
我练了几下,刘翔演示的手势,简单,易学,有力。遥想几十天后,在奥运赛场,这手势将汇聚成一股无比巨大的激情燃烧的火焰,让它燃烧你我,燃烧世界!
我们没必要为假面孔描眉抹眼,但我们有必要为真心情浓墨重彩。
经历会改变人们,也许下一次我们自己就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