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和和妈妈把我引入新浪亲子阅读博客,到今天短短四个月我已经给壮壮购买了2000多元童书,以前我的买书目标是:只要壮壮可能爱看的童书统统买回,随着购买童书数量的增加,我感到买书过程中最应忌讳的是:只买孩子爱看的书。
只买孩子爱看的书,使买书成了跟着孩子感觉走的事情,可能导致孩子偏科,左右脑开发严重不平衡。孩子是需要各种类型书籍的,给孩子买书要“杂”。
1
给孩子买几本励志的书和名人传记。
励志的书和名人传记可以激励孩子前进,生活得有目标,有信心。我几次中途接手班主任工作,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们在生活目标,吃苦精神上一届不如一届,想想我小时候,父亲的一本名人传记,其中林巧稚刻苦攻读学位的故事激励着我的学生时代。我带班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给学生讲一个适合他们当天学习生活的励志小故事,激励他们当天的生活。目前我买了“读品悟中学生成长励志系列丛书”,目前供我工作用,将来给壮壮看,这套书不是百分之百满意,故事有重复的,但目前是我能找到的较好的励志书。
2
给孩子买科普类书籍。
我很苦恼我讲生活科学有些学生跟不上,这种学习上的障碍源于脱离生产劳动,源于孩子早期教育中科普知识的启蒙。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提前让孩子接触生活知识。我经过选择,给壮壮买了“校园快车”,从一名物理教师的角度看这书对物理知识的叙述,这套书的物理知识通俗易懂,我在讲电学前,就将相关内容在课堂上投影给学生看,效果很好,只是书的化学有害味道难闻(当当正版),被我放地下室,到壮壮能看懂的时候,这气味总该走得差不多了吧?
3
给孩子买漫画书
好的漫画书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感,想象力。我给壮壮买了张乐平的“三毛系列”(千万别买动漫三毛),买了德国漫画“父与子”,并继续在给孩子找好的漫画书。尤其是德国漫画“父与子”,是我最满意的一本漫画书,壮壮自己常主动看,若哪天他没看这本书,我会有意引导他翻翻,这本书达到了我心目中漫画书的标准,对孩子想象力,幽默感,识图能力的培养绝对大有裨益。
我曾想买我“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仔细阅读“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的评论,尽管好评如潮,我还是放弃了。评价高的原因是孩子爱看,还有科学知识。我放弃的原因是我几乎每天从学生手里没收的一本本卡通漫画书,要说爱看,学生手里那一本本日本漫画让他们不吃饭(省钱买书),不听课,不思考。那画面和文字使学生失去了思考能力,阅读的娱乐化导致思维的简单化。
4
给孩子买绘本
曾给壮壮买几十本绘本,现在除非十分特别的绘本,我已经停止购买。绘本是孩子爱看的,特别好的绘本有“猜猜我有多爱你”,“月亮的味道”,“可爱的鼠小弟”等等,但我为什么停止购买绘本呢?绘本可以让孩子学会看图说话,而且,我每次读书名都会让壮壮把书名大声朗读三谝,以期望他能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几个字,但绘本毕竟是孩子看图读书的一个阶段的需要,我认为读几十本故事绘本与读几百本差别不大,更多的是孩子的一种阅读消遣。过多的看图而不看文字书可能会削减孩子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这个后面具体说。)
5 给孩子买文学书
目前壮壮拥有的最好的文学书是“贝贝熊系列”(50本),这是一套行为习惯书,但语言丰富,我倒认为它对孩子语言的影响超过了行为教育.
我还买了中学生一定要知道的100个(唐诗名句,古文系列),这套书并不打算强加给壮壮,但为什么买呢?我1993年高考,出了大量古诗衔接,现在还记得其中一句,“蚍蜉憾大树”,考试后我问爸爸,怎么接,我爸爸说:“可笑不自量”,我悔呀,平时为什么不积累一些课外知识呢?我希望能给儿子提供一种水到渠成的受教育的条件。
6 买文字书
“以为孩子小,只能看绘本。”,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壮壮的姥爷给壮壮读纯文字故事365夜,壮壮也是津津有味地听,看到孙瑞雪给她三岁的儿子读“小王子”,我感受很深。我现在很“闷”,我在苦苦寻找各个阶段壮壮需要的文字书,还没有找到。我为什么这样做呢?我是一名中学老师,多次参加中考阅卷,当能力问题开始成为考察重点后,学生得分很低,我在想,学生知识没问题,得分低是他们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低,那些中考题,老师给他们审题,画图之后,他们是会做的,但让他们自己独立解决他们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我上课避免代替他们读,画图,而让他们自己解决。联系到绘本和文字书,绘本是好的,但通俗易懂的绘本和需要自己想象的纯文字比较,绘本是孩子某个阶段的阅读过度,纯文字是长久的。不经过图画的过度,孩子可能理解偏差,但总依靠图画,会剥夺孩子对文字的的大脑再加工过程。毕竟读纯文字故事调动孩子大脑的过程比绘本复杂的多,这是孩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的过程,我们不该剥夺
7买心理书籍
“我的感觉系列”“小学生读品悟”“中学生读品悟”是我现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正使用的,也是给壮壮准备的。希望能找到更好的书。
8小魔术原理书籍
今天刚取的经,对孩子智力有好处。准备寻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