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人马非的《诗论》

(2009-09-17 08:42:52)
标签:

杂谈

分类: 乱世偷生

转贴:呼唤“血性写作”!

诗人马非

 

在当下,谈论新诗写作是一项冒险的工作。

汉语新诗在“自由”与“白话”旗帜的遮蔽下,被无知者、浮躁者、狂妄者们以“探索”和“创新”的名义肆意颠覆、消解和玷污,没有精神、不要崇高,要么在象牙塔里玩弄“纯诗”,要么以口水和下半身自我陶醉。

新诗,新诗人,已离开现实与大众久矣。

好在有沉潜的写作者、思想者。他们孤独地高举汉语新诗的大旗,点燃着生命与艺术的火焰,烛照着新诗迷茫坎坷的路途。“第三种写作”(马启代)、“痛诗歌”(马东旭)、“感动写作”(马知遥)等一批新的诗学主张的提出与倡导(很凑巧,都是马家军),给当下的汉诗创作带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与有深意的导引。

在此情景下,我强烈呼唤“血性写作”!

鲁迅先生说过,诗“是血的蒸发,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

老外艾略特也讲道,诗为“变血为墨迹的阵痛”。

………………

古今中外对此的相关论述比比皆是,无须我来卖弄,他们都从不同的侧面触及到一个统一的命题----“诗”与“血”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真正的诗是对生命最深刻的体悟与呈现!

因此,“血性写作”强调汉语新诗应当回归母语本体,传承发扬民族诗意!

因此,“血性写作”强调汉语新诗应当回归缘情言志,创造现代诗体形式!

因此,“血性写作”强调汉语新诗应当回归生命本身,关注社会人生现实!

再纯熟的技巧、再华丽的语句、再前卫的意识都不能代替额头上的汗、脉管里的血、灵魂深处的痛!

“血性写作”就是战士的写作,敢于面对人生与社会的血腥,张扬人道精神,呼唤爱、美、平等与自由!

让那些远离生活现实与道德伦理、麻木或缄默于强权暴行而一味追风逐潮、自娱自乐的“经典”大作和“大师”们见鬼去吧!

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从水管里淌出的只能是水!

面对“天灾”蜂拥而上的“诗人”们,为什么面对“人祸”个个成了缩头乌龟?一个骨子里软弱卑微的人怎能体现社会的良知?记得艾吕雅说过一句话,只有在诗人不撒谎的地方,才存在诗的天下!

诗人们以及自羽为诗人的人们,你们总在探寻事情的真相还是为着现实的利益而一直在帮人说谎???

 

                               2009年6月15日 邓玉娇案开庭前夕开庭前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美女者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