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好的两位诗人
——回答《深圳晚报》中国现代诗30年专版
深圳晚报:请为我们推荐几首30年来比较出色的诗歌,并简要说明原因。
徐敬亚:1、八十年代:北岛的《回答》,已经成为对旧时代的宣判书。
2、九十年代:余心焦的长诗《今生今世都是海》,是对金钱年代最痛心
疾首的反应。
3、新世纪十年:王小妮《喝点什么》,是对现代人细微需求的最细小的
表达。这首诗知道的人不多。
4、于坚的《飞行》有份量,大气度。
深圳晚报:请推荐几名您心目中30年来最出色的诗人,并简要说明理由。
徐敬亚:1、八十年代——北岛。前不久,我在《中国第一根火柴》(纪念《今
天》杂志创刊30周年)中写过:“北岛,在最需要英雄的年代,北岛
恰如其分地充当了这个神奇的角色。他的悲愤和置疑,坚硬而果断。
他的象征明朗又暖昧。他的抒情中有伤感起伏的丝绸,他的陈述中有
迷人的细节与表情……不管“今天诗群”那雄心勃勃的雁阵中有多少
支羽毛曾与他比翼齐飞,不管人们对新天才有多少不平与嫉妒。一只
莫名的手指伸出来:就是他!没办法,历史常常不公平,有
时它只能选择一个人。哪怕这个平凡者只比别人多出一个百分点。”
2、朦胧诗之后,20多年来中国现代诗最优秀的诗人有男女两个。男诗
人,叫于坚。女诗人,叫王小妮——这是我10年前说过的话。在我说
了那话后的10年中,两位诗人仍然一往无前地继续优秀着。在北岛等
一批优秀诗人失去最佳写作状态之后,这两位诗人却越写越好,多年
来一直保持着创作活力。与朦胧诗人坚硬的语言相比,他们的诗非常
平淡,彻底化解了中国汉语几千年的语言缠足,几乎把现代口语释放
到了清淡的极致。而大大不同于众多口语诗人的是,他们通过最清淡
的口语,表达了当代中国人最优美、细微、最隐含着的诗意!于坚近
年来的“日常史诗”,充满了中国式的荒谬与惊悸。王小妮这几年的
诗,越来越集中于“观看”与“害怕”两大主题,并且一直保持着当
代最优秀的诗歌直觉。
2008-9-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