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插花展厅的故事(散文)
文/唐加成
2018年的春节,淮南市博物馆一楼展厅,正在展出二百多件插花艺术作品。由于我们田区诗词班的诗友画友吴兴老师有三件作品也在展出,所以我相邀了花鸟画家白老师同去参观欣赏。
展厅环境优雅而娴静,空气中弥漫着丝丝文化艺术的气息,展厅的观众不太多,但在行走驻留之间,个个都透露着一种文化人的风度。
摆放着的每件展品都根据作者自己的构思选材,或枝、或花、或叶,遵循一定的艺术法则来创作,最终成为一个寓意深长的优美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使人在赏心悦目之余,获得心理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愉快。
在一个显眼的展位,我们找到了吴兴老师的展品,其中一件是通过精雕细琢而造就的一种形态别致的竹器,在几件秀珍小品物件之间,斜插着一束红黄绿相间的花枝,造型秀美,意境含蓄,总体结构表现了插花艺术的一种诗情画意般的典雅。望着这件能使观赏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作品,引起一种感观和情感上的自然反应。不由得脱口而出:“展品边要是能配一首诗岂不更好!”
“老师,您会写诗吗?”这时正好一位年轻的女子走过来问我。我望着她略带几分才气和几分渴望的眼神点了点头。
“老师,我能学的会吗?”我又点了点头说:“学习三天就可以出用古韵作品”
“老师,如果三天我学不会怎么办?”看来女子很有点较真。
“那是老师的责任!”我干干脆脆的回答。其实我想说,如果学员三天学不会这正说明老师的无能。当然敢有这个承诺的老师并不多。
年轻女子淘气般地冲着我笑了笑,转身走了。
邂逅相遇,几句闲话,事后我把这件事忘得干干净净。后来才知道她是在职公务员,淮南凤台县人,名字叫做李爱莲。春天,田区诗词班一开学她就报名来参加学习了,只是我没认出来。
几个月过去了,直到重阳节那天我们诗词班组织到窑山纪念林采风时,李爱莲讲起这段故事,我才恍然想起在插花展厅邂逅相遇的经过。
李爱莲悟性很高,学习又很用心,进步很快,仅仅二年时间诗词曲赋作品都很有了几分风采,可以断言,在淮南市凡要是想学曲、学赋、学习婉约词就应该到田区诗词班,假以时日,今后必将成为淮南诗坛的佼佼者。下面可以举几个例子,欣赏初学者李爱莲的作品。
【例一】三月江南
三月烟云三月花,江南新雨润桃芽。
石青瓦黛千寻梦,诗入帘栊画入家。
(按)这首绝句,修辞严谨,文字清新,语言流畅,起承写景,转合抒怀。颇具田区诗词班的写作风格。
【例二】破阵子·夜游上海外滩
天上繁星点点,江中帆影翩翩。新月殷勤迎远客,清浪多情送旧船。 浦江夜未眠。 高塔明珠骄傲,外滩洋筑惊天。现代雄风扬世界,古典芳华展画卷,风骚数百年。
(按)这首中调小令,谋篇精妙,上片写景,景事互补,下片写景,景情交融,八句对仗,惟妙惟肖。若想学会婉约词的写作,还需得在田区诗词班继续努力。
【例三】【正宫·塞鸿秋】贺散曲社成立六周年
舜耕仙境风情妙,红梅开遍芬芳到。龙泉清冽蜂蝶绕,梧桐根茂雏凰闹。诗书韵味足,曲赋真腔调,佳人聪慧才子傲。
(按)这首北曲小令,以景为主,景中含事,亊中有情,连珠对仗,浑然一体,形象思维,佳句频出。颇似田区诗词班之写作风格。
李爱莲很爱诗词曲赋,也热爱田区诗词班,班里的诗友和她的关系都很好。有一次她写了一首称赞抗疫的散曲小令,莫名其妙受到别人无端指责,我安慰了她几句,她说:“我常常感到唐老师有点护犊子,其实他是在呵护我们每一个人的自尊心,呵护我们的积极性,不让小苗夭折在风雨中,而无法见到风雨过后的彩虹。常常我会私下感喟老师良苦用心!”
现在李爱莲的作品已经可以看出颇似荷塘中的尖尖小角。大约再有一段时间,李爱莲必然能和耿培荣、孔梅、盛莲等老师共同分享舜耕山上的五彩朝霞。
在李爱莲担任舜耕山散曲社微刊主编后,她真诚的对我说:“老师,都是您的功劳啊,您费的心血大家都能感受到,您是我的恩师,无论什么时候,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这位领路人。”
学会古典诗词很容易,也就是二、三年的事吧,我们身边不乏成功之士,也常常见到随波逐流的朋友。好好学习吧,在创作时先写景再写情,坚持以景言情的写作风格,千万不要为了一些琐碎事情而分心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