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区诗词班教赋方法交流

(2023-03-20 17:41:21)
分类: 老年大学
田区诗词班教赋方法交流
.
.
                                    文//唐加成
       一九六四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展了全军大比武。
       当年,笔者是解放军第六十军电台的一位台长,由于笔者的文化程度高,身体高大健壮,有幸参加了二场大比武,在滁州三界参加了装甲兵通讯大比武,在明光嘉山参加了炮兵通讯大比武。期间,笔者竟意外地学会了“郭兴福教学法”。
       所谓郭兴福教学法就是解放军第十二军的一位副连长创造的训练士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963年,在全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取得显著成果。第二年就开展了我们通常讲的一九六四年的全军大比武。
.
       郭兴福教学法又叫四会教学法。
.
       要求教官在教学时必须做到“四会”,即会做示范、会讲要领、会教学技巧、会做思想工作。当年冬天通讯兵集训,在教学互动中笔者就使用这个郭兴福四会教学法进行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受到了嘉奖。
.
       十多年前笔者被田家庵老年大学聘为诗词班教师时,驾轻就熟,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当年的郭兴福教学法。在教授婉约词时使用四会教学法,在教授散曲时还是使用四会教学法,利用这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学员中自然就湧现了一批学习古典诗词以及学曲学赋的优秀学员,其中耿培荣,孔梅,吴兴,盛莲等学员就是在田区诗词班学习成功的佼佼者。
.
      今天笔者利用这个短文以教学赋体骈文为例,介绍使用郭兴福四会教学法进行教学的一整套过程。把教学经验与各位诗词教师交流。
.
第一会,要会做示范。
.
       军人在军事训练时要求教官会做示范,主要指的是示范各种军事动作,什么射击,什么刺杀等。由于在战场敌我双方是性命相博,所以动作要求极其规范准确,在对抗中要能战胜对手。而笔者在教授赋体文章时的会做示范,则是要求教师会写赋文,而且要写的很好,写得中规中矩意境深远才能作为范文,才能得到学员们的信赖。
       于是笔者就以学员们熟悉的题材写了一篇抒情小赋《临淮阁赋》,这是一篇描述笔者和周文龙先生之间友谊的赋体文章,尽量做到语言华美,尽量显示一些文言文的气息。写好之后就向国家级的赋文杂志《中华辞赋》投稿,很快就发表于《中华辞赋》2015年第一期。一篇作品经过权威杂志的专业编辑的认可,就等于给《临淮阁赋》贴上了合格的标签。这样笔者在教赋时心里才有把握,学员们才信得过教师,师生之间自然就容易产生良性互动。
.
第二会,要会讲要领。
.
       老年大学诗词班教赋和中学语文课教赋有着明显的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不同。中学语文课讲赋,主要内容是讲作者介绍,创作背景,词句解释,主题思想等。而笔者在老年大学诗词班讲赋,则重点是讲写赋的规则,写赋的方法,写赋的技巧等等,以要求每个学员们能学会写赋为根本目的。为此,笔者费时半年时间,四易其稿撰写了八万字的教材《学赋入门》,其主要内容有:
       赋的发展,赋的种类,赋的段落。
       赋的句型结构,赋句中的转折词,赋句中的排比手法。
       骚赋的写作方法,骈赋和文赋的写作方法。等等。
       有了这本教材,自然就能很轻松地把赋的写作要领讲解得清清楚楚,学员在学习后很快就对赋有了很基本的感性认识。
.
第三会,要会教学技巧。
.
       老年大学诗词班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年龄有八十多岁的老人,也有比较年轻的女学员;在文化程度上有教授,高工,也有小学文化的诗友;有中文系的毕业生,也有当过语文教师老师。为了兼顾各种条件的学员,笔者在教赋时采用三个办法。
.
       其一,编写的教材《学赋入门》在内容上以实用为主,便与学员理解,也便于学员对照写作。教材中较少涉及有关赋的理论问题,各种文化层次学员都能学习。
       其二,上课前一天,笔者把一千多字的教案发到微信群里,于是学员们就可以在手机上预习,听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上听课学习时,就做到了容易理解,容易记忆,教学效果很好。
       其三,适当增加板书数量,合理安排黑板上的版面布局,便于学员们记笔记。上课时老年人和写字慢的学员在学习时就容易多了。
.
第四会,要会做思想工作。
.
       笔者尊重每一个学员。田区老年大学诗词班的学员之间互称老师,教师和学员之间也互称老师。笔者充分考虑到学员们的自尊,从不公开批评任何一位学员的作业。发现问题都在微信私聊时通过讨论解决。田区诗词班采用以表扬为主的方法组织教学,以鼓励为主的方法布置作业,每次课后学员们积极努力争相完成作业。由于笔者要求不要批评别人的作品,不议论别人的是非,所以十多年来田区诗词班没有发生一起争吵事件。
       田区学员在学习时都有一个好心情,所有的学员一进教室就看见墙上贴的是赋,手机里装的是赋,心里构思的作品还是赋。在这个充满赋文化气氛的环境里,自然就带来了快乐,自然就带来了自信,那么,学员们学赋写赋焉有学不会的理由,学赋写赋焉有不进步的道理。
.
      实践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郭兴福四会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就是好。
.
       2015年秋季,笔者在田区诗词班教了一个学期的赋,全班诗友共创作43篇赋体作品,笔者把这些赋文编辑成了一本集子《舜耕山辞赋》,其中耿培荣,徐际奇,白翠萍,孔梅,刘发会,李瑶等老师的10篇优秀赋体作品,陆续发表于《中华辞赋》中。这么多骈赋被《中华辞赋》采用,就是在大学中文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正的值得庆贺。
.
       2019年秋季,笔者又进行了一个学期学赋写赋的教学,全班诗友共创作44篇赋体作品,笔者又把这些流着学员们心血和汗水的赋文作品编辑成一本集子,叫做《舜耕山辞赋第二集》。其中王钦良,王文安,徐际奇,王吉霞,徐祖逖,陈白兰,耿培荣,吴兴,潘家凯等老师的13篇赋体文章被周文龙先生主编的《淮上风雅颂》采用。当然,田区诗词班作者们的这么多优秀赋文也给《淮上风雅颂》增加了光采。
.
田区诗词班教赋方法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牡丹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