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武林南拳北腿戳脚北腿王冯克善饶阳蠡县杂谈 |
分类: 阅读创作拾华 |
武林有南拳北腿之说,戳脚拳在武林中素被誉为“北腿之杰”、“北腿代表”。
小时候农村学校没体育课,课间有个老头儿义务教学生们练拳脚,叫“踢趟子”。后来有幸接触到该拳创立发展的有关资料,才知道这个俗称“踢趟子”的拳脚叫戳脚,才知道它在南拳北腿中的“北腿之杰”地位,才知道它的发源地就在我们家的段君道村。
出于对家乡和戳脚拳的特殊情结,出于对为创立发展这一优秀拳种做出牺牲贡献的前辈们的由衷景仰,我致力对其创建发展进行探寻,用了大半年时间,遍访北京、饶阳、蠡县、深县的许多老拳师的,得到了许多密不宣人和心口相传的珍贵资料;出入中国社科院、武术协会,查阅了大量有关历史档案。
戳脚拳创建:清嘉庆十八年,直鲁豫三省爆发天理教农民起义,起义失败,起义军首领之一冯克善被扑押在献县大牢,起义军将领段绪和、飞狐杨景协助其越狱。冯克善化名赵灿章,杨景化名令狐飞,和部将唐有义,河南起义军首领李文成的女儿李月香,隐居饶阳段君道段绪和家,以段绪和经商发财回家为乡里做善事为名,创办了文武兼教的“英贤馆”,穷人孩子读书习武分文不收。冯克善和其部将在这里奋斗十年,整理创建了戳脚拳。后来在深县、蠡县、河间等地“戳杆子”施教,使戳脚成为这一带流行拳种。当时三府十六县民间武术组织“龙虎会”给冯克善授予了“北腿王”的匾额。
戳脚拳渊源:其创始人冯克善出身少林,从师山东王祥学八卦拳,在山东、河南习练过十余种拳法。戳脚是以少林为母,在金刚锤、金刚架、九枝子的基础上,吸收了众家之长创编的,也吸收了南拳短桥寸劲的优长。故戳脚门说戳脚拳是少林之衍化,属北腿系列少林宗法。其最著名的“勾挂连环鸳鸯脚”技法,与《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鲁智深点翻邓龙极相似。
戳脚拳特点:(1)放长击远,长于用腿,架势刚劲,舒展大方,攻防合理,技击性强。“手是两扇门,全靠脚打人”是这一特点最形象的注释。(2)内容多样,包含戳脚、翻子、地躺和各种器械套路,包含轻功、硬功、内功。(3)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其精善的功理功法,“交手要诀”,完整的套路歌诀,无不折射着民族传统文化的灿烂光芒。
戳脚拳传承:冯克善在飞狐杨景、大胡子唐有义和饶阳段绪和、蠡县刘尚荣协助下创立戳脚门。在蠡县齐家庄收徒十八人,有据可考者十六人。饶阳段志成、段志勇、李明遂(号李老遂)、李缇明(号李老缇)、张见辉(号张老见)、杨林强(杨景养子);蠡县刘观澜(号刘老观、赛活猴)、刘攀贵、刘贵馨,魏昌义、魏玉芳(号魏老芳)、王梓国(号王老梓);霸州王
戳脚拳发展:经后世传人继之不断传承光大,戳脚拳已发展形成河北(蠡县饶阳为主)、北京(吴斌楼、刘学勃为代表)、东北(徐兆雄、胡奉三、于伯谦为代表)、山西(太谷布氏戳脚)四柱擎立的一个较大拳系。涌现出了王英峰、魏赞奎、王占敖、李瑞东、刘振江、吴斌楼、韩其昌、于伯谦、布学宽、李福山、刘景山、刘学勃、门惠丰、吴彬(李连杰老师)等许多在武林中颇有声望的杰出人物。因其架势刚劲舒展大方,攻防合理,技击性强,武术表演、现代散打多有用之。著名武打影星李小龙、李连杰都曾习练过此拳法。
戳脚拳那深邃玄奥的功理功法,豪气干云的侠义英雄,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荡气回肠的恩怨情仇,不可思议的功夫绝技,行走江湖的神秘唇点,无不给人以神奇美妙的遐想……令我魂牵梦萦,背负了为其立传的心债。有幸得到了北京戳脚翻子研究会会长、戳脚拳大师刘学勃老先生,蠡县戳脚翻子协会会长孙玉怀先生、秘书长李玉峰先生的大力支持,以戳脚拳创建发展过程为主线,2006年创作出48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北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