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生命的意义——《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教学设计
(2011-04-27 23:08:5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玉 |
活了100万次的猫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 其实猫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 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 有100万个人宠爱过这只猫,有100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过。 可是猫连一次也没有哭过。 有一回,猫是国王的猫。 猫讨厌什么国王。 国王爱打仗,总是发动战争。而且,他还把猫用一个漂亮的篮子装起来,带到战场上。有一天,猫被一支飞来的箭射死了。 正打着仗,国王却抱着猫哭了起来。 国王仗也不打了,回到了王宫,然后,把猫埋到了王宫的院子里。 有一回,猫是水手的猫。 猫讨厌什么水手。 水手带着猫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全世界的码头。 有一天,猫从船上掉了下来。 因为猫不会游泳,水手连忙用网子捞了上来,可猫还是淹死了。 水手抱着湿得像一块抹布似的猫,大声地哭起来。然后,把猫埋到了遥远的港口小镇的公园的树下。 有一回,猫是马戏团魔术师的猫。 猫讨厌什么马戏团。 魔术师每天把猫装到一个箱子里,用锯子锯成两半儿,接着再把完好无损的猫从箱子里取出来,换来一片拍手声。 有一天,魔术师失手了,真的把猫锯成了两半儿。 魔术师两手拎着两半儿的猫,大声地哭起来。 这次,谁也没有拍手。 魔术师把猫埋到了马戏场的后面。 有一回,猫是小偷的猫。 猫讨厌什么小偷。 小偷和猫一起,在漆黑的小镇上,像猫一样轻轻地转来转去。 小偷只偷养狗的人家。趁着狗冲猫叫的时候,小偷撬开保险箱。 一天,猫被狗给咬死了。 小偷抱着偷来的钻石和猫,在夜晚的小镇上一边大声地哭,一边走。然后,回到家里,把猫埋到了小小的院子里。 有一回,猫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 猫讨厌什么老太太。 老太太每天抱着猫,从小窗户看着外面。 猫整天在老太太的腿上睡大觉。 不久,猫老死了。摇摇晃晃的老太太抱着摇摇晃晃的死了的猫,哭了一整天。 老太太把猫埋到了院子的树底下。 有一回,猫是一个小女孩的猫。 猫讨厌什么小女孩。 小女孩有时把猫背在背上玩,有时紧紧抱着猫睡觉。她哭的时候,还会用猫的后背来擦眼泪。 有一天,猫被小女孩后背的带子给勒死了。 小女孩抱着耷拉着脑袋的猫,哭了一整天。然后,她把猫埋到了院子的树底下。 猫已经不在乎死亡了。 有一回,猫不再是别人的猫了。 成了一只野猫。 猫头一次变成了自己的猫。 猫太喜欢自己了。 怎么说呢,漂亮的虎斑猫终于变成了漂亮的野猫。 不管是哪一只母猫,都想成为猫的新娘。 有的送条大鱼当礼物,有的献上新鲜的老鼠,有的送来了少见的木天蓼 (liǎo),还有的去舔猫那漂亮的虎斑纹。 可猫却说: “我可死过100万次呢!我才不吃这一套!” 因为猫比谁都喜欢自己。 只有一只猫连看也不看他一眼,是一只美丽的白猫。 猫走过去说:“我可死过100万次呢!” “噢。” 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猫有点生气了,怎么说呢,因为他太喜欢自己了。 第二天、第三天,猫都走到白猫的身边,说:“你还一次也没活完吧?” “噢。” 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有一天,猫在白猫面前一连翻了三个跟头,说: “我呀,曾经是马戏团的猫呢。” “噢。” 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我呀,我死过100万次……” 说到一半的时候,猫问白猫:“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 “行呀。” 白猫说。 就这样,他一直待在了白猫的身边。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 猫再也不说“我呀,我死过100万次……”了。 猫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小猫们。 小猫们很快就长大了,一个个走掉了。 “他们都成了漂亮的野猫啦。” “是啊。” 白猫说,然后她的嗓子眼儿里发出了温柔的“咕噜咕噜”声。 白猫已经成了一个老奶奶了。 猫对白猫更温柔了,嗓子眼儿里也发出了“咕噜咕噜”声。 猫多想和白猫永远地一起活下去呀! 有一天,白猫静静地躺倒在猫的怀里一动也不动了。 猫抱着白猫,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泪,猫头一次哭了。从晚上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晚上。哭啊哭啊,猫哭了有100万次。 早上、晚上……一天中午,猫的哭声停止了。 猫也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在了白猫的身边。 猫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 作者简介 :
佐野洋子,日本著名绘本作家,出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设计系,曾在德国柏林造型大学学习石版画。
一:初读文题,表述对“生死”的初步认识。 1.“猫有九条命”,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出示课题) 2.你羡慕这只猫吗?说说理由。 3.活了一百万次,是不是长生不老呢?(板书:生 4.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终究死了,你有什么想法? 【在我们的教育系统里,对儿童谈论死亡始终是一个禁忌。对死亡的恐惧,也会使成年人用“人死了就是上天了”来回避我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样重大的问题。因此,多数儿童对于生死的概念是模糊不清的,以至于当身边的亲人或者其他人忽然辞世,会给他们造成相当的震撼和难以抹去的心灵创伤。在儿童教育中是否真的不能涉及死亡的话题?儿童是否不能理解死亡对于人生的意义?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的《活了一百万次的猫》,则通过直接讲述一只猫的故事,为儿童、也为成年人表明了自己对于生、死、自由和爱的看法。我的教学设计中,开篇即提出生死的概念,让学生表述对“生死”的原始认识,为理解“死亡是生命意义的映证”这一难以体悟的哲理埋下伏笔。】 二:研读文本,探析生的意义。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是一只( 2.研读1-7小节,明白无自由,无爱的生命无意义。 (1)划出主人们宠爱猫的句子。 (2)可是猫为什么讨厌它的主人呢?每一小组选择一、二个主人的表现进行探讨阅读。 (国王爱打仗,战场上充满了血腥与危险,国王把虎斑猫带到战场,却不问虎斑猫爱不爱打仗——他把自己的爱好强加给了虎斑猫。离开国王,就是离开了战争与血腥,离开了自己不喜欢的生活。) (水上的生活不适合猫的生活习性;海上有风浪,猫不会游泳,很危险;晕船等等) (太危险,整天提心吊胆,魔术师知道吗?那为什么还要令自己喜爱的猫置身于这样的这种危险呢? (小偷鬼鬼祟祟,不够光明正大;小偷为了偷到钻石,不顾猫的安全——只偷养狗的人家,而猫又是怕狗的。) (虽然安全,但老太太的生活太沉闷了,猫在她那里丧失了它的活力和生机) (小女孩和猫一起玩,但却不会考虑猫的感受——背在背上,那种姿势猫不喜欢;紧紧地抱着睡觉,猫会觉得喘不过气来;后背擦眼泪,就更加离谱了。总之,小女孩只是把猫当成玩偶。) 原来,这么多的宠爱都没有尊重猫的需要,猫其实生活在一个没有爱,没有自由的世界里。(板书:无爱、无自由) (3)你如果是这只猫,你对生活有怎样的期待? 小结:自由地生活,成为自己,不做任何人的宠物。 【西方有着“猫有九条命”的说法,佐野洋子的笔下却是一只活过100万次的虎斑猫。它的世世代代曾分别属于国王、小女孩、水手、等等人,每次轮回都备受豢养者们的宠爱。而这只被人豢养的虎斑猫,越来越觉得活着的无聊。和那些一辈子追求长生不老的人相比,这只可以永远活下去的猫感到活着是如此无足轻重,它根本不怕死,甚至感到对“什么都厌恶”。对于它来说,“活着”变成了诅咒和酷刑,因为没有什么可以使它留恋,没有什么可以使它珍惜。时间变成了漫漫无期、令人绝望的无底深渊,“活着”便悬在这深渊的半空中,不知所终,不知所以,而生命也变得不再有任何意义。】 3.研读第8小节,明白无爱的自由并不完美。 虎斑猫获得了自己想要的自由,这个故事是否可以到此为止? 4.研读9-15小节,追寻生的意义 (1)虎斑猫为什么不喜欢那些母猫而喜欢白猫? 【终于,这只猫在活了一百万次后,不再被人豢养,成了一只属于自己的野猫。也就是说,它获得了自由。这次,虎斑猫居然爱上了一只自尊又美丽的白猫,它们在一起生育了很多小猫。在这些生命过程中,虎斑猫有了爱和责任的体验,有了被爱和被需要的幸福。到后来,那只不能像它一样“复活再生”的白猫死去后,虎斑猫悲痛欲绝,嚎啕大哭。没有了爱,活着也不再有任何意义。这只虎斑猫终于死去了。】 5.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终究找到了自己的爱的世界,追寻到了生命的意义。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生命的意义在哪里呢?这是本书留给每个读者的启迪。 【法国哲学家弗拉基米尔·扬克雷维奇曾指出:“只有能够死亡的才是有生命的。”“不死亦不会有生。”死亡是活着的参照,它为活着的生命提供意义。不能设想无生无死的生命,那样的“生命”就是死亡。当虎斑猫简单重复自己的生命时,荒谬却使它陷入了真正的死亡。而当它开始主动经历“爱”和“自由”时,生命的意义开始彰显,直至最后的死亡降临,它的生命才算真正的完成】 三:讲述故事,交流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