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焦新龙小语学科带头人工作坊
焦新龙小语学科带头人
工作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2
  • 关注人气: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4-05-29 17:59:38)
分类: 成果展示

焦新龙

 提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通过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积累学习方法和经验,通过交流和讨论,相互启迪和沟通,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探究来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地体现,尽而保持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习效果。这些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积累学习语文的经验,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目前,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积极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组织教学,给课堂带来了许多活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仔细观察和冷静思索中,我们也能发现小语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老师们的观念中出现了一些误区,我们要针对这些问题,做有效地探索和总结,优化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合作学习    问题   对策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意义在于通过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积累学习方法和经验,通过交流和讨论,相互启迪和沟通,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探究来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地体现,尽而保持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习效果。这些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积累学习语文的经验,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小语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课堂教学的形式灵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但由于教师的理念还不到位、教学设计不够科学、教学艺术不够娴熟等原因,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还不够高,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

在日常教研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削弱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一、自主合作学习时间不充裕,匆匆收场效果不佳。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看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环节多了、次数多了,但往往没有保证相对充足的交流讨论时间,有时候学生的交流讨论还在进行就被老师打断,匆匆收场,实际效果不佳。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一是教师在备课时,对于教学时间没有做适当的预设,缺乏计划性;二是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与时间的分配不匹配,简单的内容过于拖沓,复杂的内容却过于仓促;三是教学观念偏差和教学艺术的缺乏,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够因势利导,未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自主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课堂上的低效教学活动。

有时,教师为了在形式上体现新课程理念,动辄就让学生合作交流,但因为学习内容启发性不够,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的兴趣不高,交流不深入、不踊跃,影响了交流活动的效果。有时候,由于对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水平缺乏准确地把握,设计的教学用题不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无所适从,合作交流难易顺利进行。

三、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不合理,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和训练。

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学生分成小组交流,但有时冷场,组员无动于衷,有时秩序混乱,吵杂无序,小组内没有起主导作用的组织者,交流活动比较散漫,教师顾此失彼,场面尴尬。这需要教师在日常组织分组合作学习时,做适当的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有效的交流学习活动。

从语文课堂观察来看,有些课上虽然也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但只是在传统问答式教学的基础上,把老师面向集体提问学生举手回答变成了分小组讨论然后集体汇报,这显然不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真正意义。语文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不能一味从形式上模仿,而是要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实际意义,真正做到,通过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积累学习方法和经验,通过交流和讨论,相互启迪和沟通,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探究来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经验。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从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等多方面融入新课程理念,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教学应当教学形式多样,根据教学内容而自然变化。课堂教学应该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比一比,想一想,问一问,议一议,写一写,还可以有演一演。比一比,可以比预习掌握的信息量,比资料收集,比朗读。想一想,结合学习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学习。问一问,可以问学生,可以问老师,鼓励质疑。议一议,交流感受,分享体验,包括情感体会,词句理解,写法感悟等。写一写,升华情感,抒发感慨。可以模写练笔,可以巩固新知。教学形式多样了,学生就不容易感到枯燥,学习的兴趣也浓了,更重要的是,不同的学习内容本身就需要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

比一比,问一问,议一议,写一写,或者演一演,这些环节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也不是非得逐一出现。同时,各环节的比重也视具体教学内容而定,灵活组织。

在这些环节中,根据教学内容,科学指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听、说、读、思、写,趣味和效果也就体现出来了。关键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规范自主合作学习的组织方式,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自主合作学习,在老师的启发下自主学习是基础和前提,合作学习是提升。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中整理感悟、梳理问题,在小组合作中质疑讨论、交流感悟、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合作学习的方式要灵活,应该根据需要以恰当的形式开展合作交流学习活动:

1.同桌合作交流:如交换意见、共同学习、相互检测等。

2.四人(多人)小组合作交流:如多角色朗读、小组展示汇报、问题讨论、分工协作等。

3.小组与小组合作交流:如小组间辩论、交流成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有组织者,由他来掌控讨论和交流的秩序和进程,反馈交流的结果。日常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指定学生担任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指导他们顺利高效地开展交流讨论。

二、合理设计自主合作学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自主合作学习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激发他们解决问题和交流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成果和表达感悟能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和好胜心理,激励他们深入思考、积极克难,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充分考虑学情合理预设,调控好自主合作学习时间。

在教学设计之初,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预想到学习任务的难度,合理分配时间。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小组交流讨论活动,适时指导,恰当调控。遇到普遍存在的合作学习障碍,可以统一指导。

四、组织好集体展示,反馈学习成果。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小组成员的肯定和好评,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在集体展示中,得到全班同学的肯定,将会使他们更加自信和自豪。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多了解学生交流讨论的情况,对于学生的有效合作成果,要在班级交流中分享。这样,技能的获得既有亲历的实践,又有真切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