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2014-09-01 21:37:57)
标签:

健康

食物营养

蔬菜

豆类

分类: 营养与健康

解读: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王静敏 

 

解读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一、五层“膳食宝塔”包含了我们每天应该吃到的各种食物种类,各层的位置和面积不同,也反映了各种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新版膳食宝塔图增加了水和身体活动的形象,强调足量饮水和身体活动的重要性。不要感到口渴时再喝水,应少量多次,主动喝水。成人久坐少动会让身体越来越懒动,建议成人每天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动。

 

二、膳食宝塔建议的食物量是指食物可食部分的生重。注意粗细搭配,种类多样化。

 

1.谷薯及杂豆类:谷类包括小麦面粉,大米,玉米,高粱等及其制品。薯类包括红薯,紫薯,马铃薯等杂豆,除大豆以外的其他干豆类都属于杂豆,如红小豆,绿豆,芸豆等。

 

2.蔬菜:包括嫩茎类,叶,花菜类,鲜豆,茄果,瓜菜,葱蒜及菌藻类。建议每日摄入的300-500g新鲜蔬菜中,深色蔬菜最好占一半。深色蔬菜指:深绿色,深黄色,紫色,红色,黑色,深色蔬菜维生素和植物化学物质含量比较丰富。另外,菌藻类含优质蛋白和各种营养物质较为丰富,建议每天可以有。

 

3.水果:每天200g-400g新鲜水果,在鲜果供应不足时可选择一些含糖量低的纯果汁和干果制品。蔬菜水果各有优势,不能相互替代。

 

4.肉类:包括畜禽肉类和动物内脏,猪肉脂肪含量较高,应尽量选择瘦畜肉或禽肉,动物内脏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因胆固醇含量较高,不宜多吃。

 

5.水产品类:包括鱼,甲壳类和软体类,其特点是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丰富且易于消化,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有条件可以多吃一些。

 

解读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6.蛋类:包括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蛋及其加工制成的咸蛋,松花蛋。蛋类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成人每天吃1个鸡蛋,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和哺乳期妇女可适当多吃。吃鸡蛋最好不要只吃蛋清或蛋黄,这样会使摄入鸡蛋的营养不均衡。也不要吃没煮熟的鸡蛋,生鸡蛋里面含有沙门氏菌,另外生的蛋白质不宜消化吸收。

煮鸡蛋小贴士:凉水将整鸡蛋下锅,中火煮至水刚开即关火,闷10分钟左右取出,鸡蛋干稀正好合适,还省火。

 

7.乳类:包括牛奶,羊奶和马奶等,不包括奶油,黄油。建议量相当于液态奶300g,酸奶360g,奶粉45g,有条件可以多吃一些,奶是食物中钙的最好来源,年轻时钙的足量摄入,有助于提高骨峰值,大大降低老年时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者建议选择脱脂或低脂奶,喝牛奶不适,乳糖不耐受者可以选择酸奶,或少量多次慢慢适应,也可选择低乳糖奶及奶制品。

小提示:超市里面卖的乳饮料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低,无法与牛奶和酸奶相比,每100ml奶蛋白质含量高于2.7g的可以称为奶制品。

 

8.大豆及坚果:包括黄豆,黑豆,青豆及其常见的制品,豆腐,豆浆,豆腐干等。40g干豆相当于80g豆腐干,120g北豆腐,240g南豆腐,800g豆浆。坚果包括花生,瓜子,核桃,杏仁,松子,榛子等,由于坚果的蛋白质与大豆相似,有条件可以每天吃5-10g坚果代替相应量的大豆。

 

9.烹调油:包括各种动物油和植物油,每1g油含有9千卡的热量,所以应尽量控制油的摄入量。动物油里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含有分解脂肪的物质,适量摄取是有益的。烹调油应经常更换种类,油瓶开封后应3个月内用完为宜。

 

10.食盐:一般20ml酱油中含有3g盐,10g黄酱中含有1.5g盐,如果做菜需要放这些含盐的调料,应按比例减少食盐用量,高血压患者更应严格控制盐的摄入量。

 

解读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如果饮食不均衡、挑食、生活不规律,就会像上面这个摇摇欲坠的宝塔一样,我们的健康也会摇摇欲坠!

 

 

参考资料: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西藏人民出版社

 

说明:

本文为原创文章,图片来自于网络,欢迎交流学习,商业转载请联系本人!

 

作者信息:

王静敏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北京营养师俱乐部会员

“寻医问药网”高级营养师

北京市朝阳区营养协会营养讲师

电子邮箱:1531815603@qq.com

联系方式:1336677709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