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中国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a股市场 |
分类: 宏观经济 |
2010年1月为了控制四万亿投资而带来的通货彭胀的势头,央行开始紧缩货币政策,连续二年将存款准备金率持续提高到了空前的21.5%,当通货彭胀暂时看起来得到控制的时候即今年3-4月份的CPI回落到3.4%附近的时候,各届又聚焦到了保增长和放松货币政策的问题上,人们再次将目光投向政府是否再次出台类似2008年的货币投放政策?
2007年之前,随着石油、商品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世界经济步入严重通货彭胀周期,除美国以外的世界各国都在紧缩货币,中国连续15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至2008年6月25日的17.5%,配之以加息工具此时的物价也得到了明显的回落,原油价格跌到了50元每桶、国内铜价跌回了2005年的水平,农产品价格也回到了合理的低位,而房地产广州的平均价格基本回到万元以下。此时人们感觉到物价回落带来的生活压力的明显减轻,可是好景不长,随着2008年12月也就是离6月25日不到6个月的时间里,央行货币政策突然的改变,物价又开始飞涨,这一次上涨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不敢相信,几乎所有价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部回到调控前的水平,房地产价格则是连创新高,此前抗通胀的成果付之东去。当通货彭胀像脱缰的野马威胁着人们生活的时候,2010年1月18日央行再度启动紧缩的政策,这一次一直到2012年的1月将存款准备金率调到了中国历史最高-21.5%。难而,物价却没有得到回落,尽管3月份显示CPI在3.5附近,但是人们没有感受到房价有下跌,没有感受到菜价有下跌,反而还在轮翻上涨,生活压力不降反升。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带来的企业危机比2009年要严重得多,作为资本公司负责股权投资的高管,我每天都在外面考察企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企业,都面临艰难的经营环境,其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都面临了成本的上升带来利润的下滑。
2011年上市公司的年报批露已经落下帷幕,我所能看到的除了利润下滑还是利润下滑,风险股权投资届去年投资的项目,利润大部份都没有兑现。我们的A股市场一再的令中国股民失望再失望,尽管新主席呕心沥血救股市,也不能改变A股漫漫熊路。
现在我们又走到了这样一个十字路口,但我不禁要问,货币政策到底能解决经济危机的什么问题?我的回答是货币政策更可能是经济衰退的原因,而不是解药。
我在前两年连续针对经济将要出现的问题发表了十余编文章,其中2009年7月5日发表了经济将进入“滞胀”的危险境地文章,2009年9月20号我再次发表了题为《滞胀来临A股市场未来两年还将跌至2000点》的文章,要知道当时的股票市场正处在上攻3500点周期中(文章全部在本博客中有记载,部份文章在新经济杂志、每经新闻等媒体有发表),2011年9月19日我再次发表文章称《大衰退即将来临大家是否做好准备》的文章,指出世界经济包括中国经济增长将进入一个漫长反复的衰退周期。
这些文章如今基本全部应验,其中预测的滞胀问题,大家可能还感觉不到滞胀是什么,现实是我们已经活生生的生活在了滞胀的时期,什么叫滞胀,滞就是经济下滑或者停滞,胀就是通货彭胀,是指物价高出人们的承受能力,滞胀就是指经济增长停滞或明显减速同时伴随着较高的通货彭胀。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政府仍然没有解决滞胀的办法,政府在滞胀面前往往是束手无策,就像寒冷的冬天大海要结冰一样,你是无可奈何的。滞胀的时候,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经济就进一步恶化,而不如果不紧缩货币通货胀就继续漫延。因此我此前早就提到过在滞胀面前什么都不做或许就是政府最大的作为。
但人是有情绪和欲望的,人们总是习惯了增长增长,似乎经济的发展是永远可以繁荣运转的永动机,谁都不愿意看到经济回落更不能忍受经济衰退,要知道经济规律和大自然规律甚至和人的规律一样,总是要循环反复新陈代谢的,但是我们总是不能遵循这个规律。当经济招照规律回落的时候,我们不能容忍它,我们害怕会出事,于是就出手阻止它,人的情绪指挥我们去阻止这种下滑,企业利润下滑员工收入少了员工不干,企业老板也不干,政府怕失业,怕财政收入减少,政府也不干,于是就保增长,防经济衰退风险。
保增长、防经济衰退的办法有哪些呢?其实很多,常用的一是货币政策,包括释放流动性、减息,政府投资等,其实还有一些措施是可以减税、补贴等。可是政府用得更多通常是释放流动性和投资,08年救市就是如此。是的,几万亿砸下去再加上金融杠杆,十几万亿的资金经济下滑是阻止了,但是带来的负面效应呢?通货彭胀先不用说,资源浪费先不用说,光说钱的用途就是资金的流向是否能真正的流向企业所需要的地方去,我看80%做了一次性交易工程。就有如吸毒病人一样,戒毒实在是戒不住了就吸一口,短时间内感觉舒服了,可是过不了多久又受不了,于是又吸一次,而且吸毒者肯定每次都在想“就吸一次”度过难关就行,以后不再吸了一样。这样下去,最终结果会怎么样,可想而知。
如果让中国再选择一次,或许2008年救市改为减税或补贴的可能性更好。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该死的必有其死的因果,该死的不死,留下来的就是病毒,这些病毒一但扩散到人体各部位,或许就很难医治了。尽管货币政策的本意是非常好的,但是往往有时候就是引发经济长期衰退的原因。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欧元区经济基本陷入泥潭,各国忙于自救,欧洲部份国家出现银行挤兑现象,一但希腊正式退出欧元区,就会造成经济混乱,中国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以及国内经济失调与通货彭胀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势必继续的保持增长的下滑,在此内忧外患之际,中国如何决策?我们注意到,近期中央作出了很多决策,国务院出台了很多政策,提出保增长的重要性,但是这一次令人很欣慰的是,政府不再过多的使用货币政策,除了加大重大项目投资开工审批力度以外,出台了对民间资金开放的多行业和领域的政策,这是一种改革,我们期望这种改革的力度更大胆些,更多一些,如果能够减低企业的成本例如使用税收调节工具,或许是更多数人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