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桃源按:书法家郭飞翔的工作室,在我工作室的四楼,在我看来,也许他的书法在桃源县算不上拔尖,但是他是耐得住寂寞的人,每天从早到晚,笔耕不辍,从不间断,书法成为他的一种日常生活。
郭飞翔,现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常德致公书画院副院长。】
郭飞翔先生住在有仙境之称的桃花源里。读书、写字、喝茶,静静思索,常靠烟一支来解惑。这年月,发财的越有越发,当官的越大越贪。读书人,却登不了“大雅”之堂,谁守得住孤独,谁耐得住寂寞,谁便会在思想上更有深度,在自己的喜好上玩出点成就来。
郭飞翔先生当然如此。
他不善事言谈与钻营。他在我脑海中的印象,就是一个行走在大街上,如果没人介绍,谁也不会对他多看几眼的中年人。
伟人有云:“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恰巧,这与郭飞翔先生的做事做人风格成了反比。他的工作室里,摆放着一些花钱少,却又有着独特风格的装饰物,这都是捡来的或廉价买来的。只有智者才会在看似不起眼的事物中多一份发现。他的工作室里,摆着一些大部头的书,而这些书,多被大众忽略,是古书古字帖。有几次去他的书法工作室,但见郭飞翔先生用左手临摹魏碑。出于好奇,自然问个究竟,原来他是右手挂彩,为了过过书瘾发挥了左手的作用。我立即明白,过瘾仅仅是一个方面,敢于创新才是书者的真实性格。

【左二为郭飞翔老师】
郭飞翔钻研书法艺术快20年了。他的字好不好?有什么风格?作为门外汉,我不敢妄加评说。他获得过常德市书法家协会书法作品一等奖,他是省书法家协会的资深会员,他的作品能在市场上换得到钱,且价格不低。从这些方面来看,我想,他在书法艺术上是有造诣是有成果是有收获的。我对他的字有些看不明白,说好,没有根据,说“坏”,谈不出道道,但总觉得,那些密密麻麻布局,硬硬朗朗用笔,笨笨拙拙结体的毛笔字,有怪怪之感。有一日,书法名字郭宏忠告诉我,“这便是味道。”哦!我似乎突然醒悟过来,“风格,风格,这就是风格!”我想起了有个朋友关于创作的定调,他说:不论何种艺术,人要学之,第一步是过技术关,第二步是过艺术关,第三步是形成个人的表现风格。”如果把这个观点套在郭飞翔先生研习书法上,可见,他的治学之路目标明确,收成不错。
书法圈内“搞怪”的人很多,他们为什么热衷于搞怪呢?我以为这主要是急功近利的想法在作怪。这些人往往学养较差,为写字而“写字”。其实古人早有提醒,告诉我们
“功夫在诗外”。郭飞翔先生在求学路上,该是积攒了“诗外之功”的。这可以从他工作室里的书和他的言谈举止中寻找到答案。再好的字,都是由点横撇捺、一笔一划地写成。我想,如果一个书写者,每成一篇“作品”,都要刻意而作,那么,这样的作品必然隐藏了自己的性情。好作品,应该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愿郭飞翔先生能跃入新的书法境界。


【郭飞翔与《湖南书画》总编辑、《年轻人》杂志社副社长碧云合影】
现场挥毫
题写“精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