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生一石匠”,这是叶立敏给自己起的雅号。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就在水利线上工作,修垸护堤,处处离不开石头,遂与石头结下不解之缘。起先他只是对沅江石的收藏感兴趣,喜欢那些造型迥异,线条优美的奇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几枚古钱币,被古钱币上优美的图案吸引住了,于是便萌生了篆刻的念头。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学习篆刻,叶立敏吃尽了苦头,缺少篆刻专业书籍,没有指导老师,盲人瞎马似地一次次地在石头上傻刻,一方石头,往往要刻上六七次,不懂刻印技巧,手上磨起厚厚的硬茧。他的书桌上,刀痕累累。刻废的石头,装了几箩筐。
九十年代初期,叶立敏的篆刻逐步走上正轨。他从汉印入手,汲取唐宋元明清各代印谱之精华,借鉴齐白石之章法,亲自到李立老师家登门拜访学艺,虚心向同行们学习。每天,只要一下班,他就躲进屋里,或临摹、或雕刻,或研究篆刻艺术,周末,别人打牌娱乐,他却用功,钻进他的石头世界里。他喜欢冲刻时“滋滋”的石头破裂声,常常沉醉到忘我的境界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开始,他的篆刻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多次在省内外书展中获奖。
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多年来的水利工作使叶立敏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领悟,他的很多作品都自然地融入了这份情感,散发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愚公移山”是他本人众多篆刻作品中最得意的一款印章,该印匠心独运,布局精巧,既有“山”之难,又有“移”之易,还见“愚公”之乐,体现出开天辟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把愚公精神深深地崁进读者的脑海里。而《石破天惊》、《长寿》、《江上如此多娇》等作品,布局奇巧、章法多变,节奏感强,耐人寻味,其情趣和韵味引人入胜。
对事业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使他的“石匠”名声日渐远播。他是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常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其“石匠”之名已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艺术文献》、《中国艺术名家》、《中国收藏家大辞典》。
叶立敏今年50开外,他说,如果我能够活到80岁,只要通过我的努力,我一定能在未来的10年内,成为一名出色的石匠。著名书法家杨炳南先生断言:“再用些时日,叶立敏定能成大气候。”
我们有理由相信,叶立敏一定会在他的篆刻道路上越走越远。







篆刻家叶立敏为桃源籍书法家周少剑治印:少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