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年前,读到姜戎小说《狼图腾》。小说讲述的是北京青年陈阵和他的朋友,因为狼的缘故和牧民融为一片。但是,他们无法阻挡来自于农耕文化和文革时期的错误政策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他们首先用现代武器杀狼,将仅存的狼驱赶到边境外。进而,大片的开垦草原土地。几年以后,草原上鼠害横行,大片的草原沙化。在作品的最后,也就小说的尾声,来自于蒙古草原的沙尘暴已经遮天避日地肆虐北京,浮尘甚至飘过大海,在日本和韩国的天空游荡……
近日,由《狼图腾》改编的同名电影票房已经破亿。同时,关于《狼图腾》引来的非议也不绝如缕。
如作家郭雪波就发表微博称:“狼从来不是蒙古人图腾,蒙古所有文史中从未记载过狼为图腾!”
《狼图腾》中的许多细节也被郭雪波质疑。作家马波认为,小说与事实出入较大。草原牧民对狼恨之入骨,没有任何牧民把狼当成神来膜拜。《狼图腾》虚构了一个事实,虚构了一种文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刘小萌说,从史学的角度看,对狼的图腾崇拜只存在于原始的先民信仰阶段,并且只是诸多图腾崇拜中的一种。
田桃源认为,这些作家、学者似乎太过认真,毕竟《狼图腾》只是一本小说, 《狼图腾》一书的价值在于,
它能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使更多的人增加对草原和草原文化的了解。至少对我来说是如此。正因为这本书,我才有了探访草原的渴望与冲动,这几年,我的足迹才多次踏上草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