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源规划建筑设计院的总策划师、同事唐伟今天策划了一个堪称经典的“上梁”仪式。背景是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张家界文化旅游的旗帜——魅力湘西的配套地产项目——印象武陵落成。
在一般人看来,项目落成无非搞一台热热闹闹的庆典,但唐伟先生把“上梁”——几乎只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民俗场景挖出来并光大之,体现了一个策划师保护民族文化的担当与责任心,并取得很大成功。今天打开QQ,首先从腾讯新闻弹出的就是中新社记者发表的消息。


“上梁”仪式作为中国民间流传千年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最早源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华大地上和谐人文的真情演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寄托。
“盖房、娶媳、送老”是土家人一辈子的三件大事,而盖房被排在三大事之首,由此可见其在土家人心目中的地位。前苏联著名人文理论家巴赫金说:“狂欢节实际上已成为容纳那些不复独立存在的民间节日形式的储存器”。而上梁仪式通常就是山寨土家人的盛大节日,是土家人文民俗的容纳器与表达所。就土家族而言,族人“立屋”过程中,主家期盼家业稳固,步步高升,将对新家的寄托点选择在对中梁的祭拜上,通常都要举行隆重而又别开生面的上梁仪式,亲朋好友及邻居都携贺礼前来道喜并观看。

张家界独具文化价值的印象武陵商业文化广场盛大开盘,为弘扬土家民俗文化,壮大张家界文化旅游产业,隆重上演土家族独具民族记忆、充满狂欢色彩的“上梁”仪式。武陵山地区的“上梁”仪式将土家人豪迈的狂欢文化、实用的建筑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其不仅表达了人们在偏安一隅的山区“性情豁达,友爱自乐”的人生哲学,同时活动的盛大举行更真实地展现着武陵人“担当、敢为、义气”的民族个性。从明朝起土家族就有“七百竿兵齐抗倭,百十族人共上梁”的习俗流传。而时至今日,作为武陵文化承载地的“印象武陵”文化广场在开盘之际,以“传承民俗、启迪未来”的责任心将类似上梁等人文民俗活动在项目地永续流传,更体现了“求真溯源、弘扬文化”的地域文化精神。这一策划,也说明策划师对武陵山片区的文化有独特的领悟。

在中央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政策下,发展旅游产业是一个国家与地区经济增长、文化提升、社会进步最有效途经之一。张家界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长期以来,其地质与生态成分占旅游产业的权重较高,而文化含量明显不足。印象武陵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张家界文化旅游的旗帜——魅力湘西的配套地产项目,正全力打造成为承载武陵山片区活态人文民俗文化的强大平台。
作为开盘仪式策划,摒弃了流行且低俗的、商业气息重的老套做法,转而将沉淀于武陵山民间的“上梁”仪式是本次开盘的最大特色,此举弘扬并光大武陵山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助推张家界文化旅游产业繁荣,今天,印象武陵文化广场以一栋传统的土家族四扇排山木屋为活动承载点,上百名工匠、村人在墨线师傅的引领下,索拉手扶,将四个排扇兀地立起,忙碌而有序,待到要上主梁时,整个活动的精彩时分就要来临。6名土家族墨线师傅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祈祷主人发家发人、家业兴旺,奥运冠军王军霞着土家山寨服亲临现场与49名山寨女子,用柔情点燃激情,身抱酒缸为壮士们斟酒,100名壮实的土家汉子豪情冲天,手捧土碗,仰首祭天,低头祭地。整个上梁仪式的十个流程完美演绎,待到下梁时,鼓乐宣天,百唢齐呐,长号悠远,短号热烈,山寨里的小伙子与姑娘们欢歌起舞,庆祝主人奠定百年基业,幸福绵长。
我为唐伟先生这一经典策划叫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