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了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对于新生代来说,根本感受不到当年的年味。那么,过去的年味到底是个什么味道?孩子,你知道吗?
打糍粑。糍粑也称年糕,在过年的时候制作食用,过年前制作糍粑是农村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具有浓厚的乡村风味,打糍粑活动成为大家过年前的一项重要准备活动。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槽冲打而成,两个人,一人握一把大木槌,轮流冲打蒸熟的糯米,一直打得糯性十足,再将糯米团成粑粑。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
印子粑粑。把米磨成粉末,蒸熟,用木制的“印模”把粑粑印出来,粑粑的正面有一个好看的花纹,印着桃花、李花,再点上一点红色,粑粑便做了出来,无论是烤熟了吃还是煮下吃,味道很香软。
杀年猪。一年来,几乎每家都会养一只肥大的年猪,一到腊月,就要把这猪杀了过年。一大早,杀猪的师傅就要铺好案板,吩咐主人烧一锅开水,找几个强壮邻居把猪抬到案板上,抓的抓尾巴,抓的抓猪脚,杀猪的师傅则一手抓住猪耳朵,一手持刀扎向猪脖子,放血。然后褪毛,开膛破肚,分块。主人一定会招呼左邻右舍来吃一顿年猪肉。大部分猪肉先盐了,再挂在火塘上熏腊成肉,慢慢享用。
每家每户吃年饭都会祖传家菜,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家的祖传家常菜便是糯米肉粑粑和粉蒸菜,在去年母亲去世后,我嫂子也按例把这两道菜做了出来,告诉孩子这两道菜的来历,于此便记忆起先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