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对于手工艺,作为成年人的家长们,总会想起那些抹不掉的记忆!民族手工业种类繁多,有蜡染、制银、织锦、刺绣、根雕、石雕、民间剪纸、西兰卡普、油纸伞、傩戏面具等,可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这些古老的手工艺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最近,田桃源在为湖北五峰县旧城区改造进行策划时,忽然听到一个土家小男孩唱起张打铁的童谣,突发灵感!——拟规划一条手工艺街区,而五峰是传统手工艺业最发达的区域,从事民族手工业有历史传承,有群众基础。田桃源在调查中发现,武陵山片区到处可见小小的“能工巧匠”,有小篾匠,现场编织竹篾、草编;有小木雕匠在手工制作木器玩具,木制生活用品;有小铜匠制作铜器、铁器、银器;有小裁缝制作民族服饰及饰品,蜡染、土布印染......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家长会发现宝孩子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很多家长都对孩子做出的东西不理解,也不明白孩子做的四不像的含义是什么,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制作的手工不屑一顾,并会加以差评,甚至制止,说是弄脏了手。
手工制作是训练幼儿技能的技巧,说得意义大点,能够传承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说得实际点,可以培养幼儿眼、手、脑的协调运用能力以及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思维等能力。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爱上手工艺,家长要多鼓励,多赞美,以增强孩子制作手工艺品的信心。
手工制作不仅仅要靠孩子头脑中的创造能力,还要让孩子把这个创造能力付诸实践,搬到真实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手来完成这个创造。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培养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物最好的办法。从最初的设计,创造到后期的规划、制作,都是要靠孩子亲自动手一点一点来完成的。对于孩子的动手能力是良好的培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