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孩子对七月流火的误读谈母语学习

(2013-09-19 17:33:53)
标签:

育儿

田桃源

草根

分类: 时有所闻

从孩子对七月流火的误读谈母语学习

     偶尔在孩子的作文本上看到:“七月流火,人们脸上淌汗,衣服被汗浸湿,天气十分炎热......”显然,孩子把“七月流火”这个成语用错了。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指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七月是指周历的七月,也就是夏历的八月,等于同农历八月;“火”是指大火星,古人发现大火星逐渐向西方迁移,坠落的时节,天气就开始变凉。因而“七月流火”是指:天气变凉的信号。

    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中说到,母语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母语不好的人一定无法学好外语。然而,我们看到的情形却是:中小学生学英语已近疯狂,到处都是英语补习班。田桃源很纳闷:难道我们的孩子今后都要和外国人打交道吗。
    诚然,语言是人们生存的基本工具,只有熟练地运用它,才能更好地与社会交流,与社会共同成长。可是国语不行还谈什么学外语。我们只有先把自己母语学好,才能体会到汉语的魅力,才有利于汉语的传播和发展,不能让外国文化"逾越"我们的本国文化,应大力加强汉语教育,不能够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文学家、汉语学家、作家,但至少不应该出现学生写的东西白字连天,文理不通,别字成串,成语乱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