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川书院位于具有千年历史的天宁碑院内】唐伟摄
暑期,正值旅游旺季,田桃源与张家界资深旅游专家唐伟以及几位媒体朋友到著名的文化景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花源旅游,发现桃花源最有文化特色的景点——具有千年历史的天宁碑院、桃川书院门可罗雀,大门深锁,即使偶尔有一两个游客进院,也是匆匆过客,一闪而过。俺就纳闷了,难道精雕细刻的石碑、雕龙画栋的楼阁、书香阵阵的书院就不能吸引游人们的驻足?这到底是怎么了?
书院是宋代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最初,书院为民办的学馆。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当时,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
湖南桃花源天宁碑院重建于1992年,以唐代载记天宁书院更名,为江南第一大碑院。三梯布局,占地10余亩,由室、屏、亭、坊、廊等组成仿古院落式建筑群。碑院内集民间石艺之大成,荟桃花源文化之精华,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艺术殿堂。然而,这么文化氛围浓郁的碑院、书院,为何门庭冷落?
笔者探究,首先是当下许多人心态浮躁,无心也无意对文化关注,尤其是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他们热衷于快餐文化,为前途与钱途奔忙,特别是在校学生,一心只对付应试教育,即便是到了暑假,也懒得光顾这里,而是要参加暑假名头繁多的培训班。
其次是景区自身没有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如此精美的天宁书院知名度却很低,深藏于桃源山一偶,顾影自怜。桃花源的开发者正忙于建设投资百亿的桃花古镇,把书院给冷落了。只有每年三四月举办桃花节时,书院才找来老师和学生充人气作秀。
另外,是书院的管理存在严重问题,据了解,管理书院的人是当地一个只有初中水平的司机。一个文化程度如此之低的人来管理千年书院,也就不难理解书院的人气寥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