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昨夜闲潭梦落花

(2013-05-01 10:02:21)
标签:

田桃源

分类: 闲情散章

昨夜闲潭梦落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云阳寨摄于八大公山】

    昨天转了一天,到两个朋友家喝喜酒,回头到老屋探望父亲,到桃花源看望孩子,晚餐和家兄喝酒,喝的是前年深圳政协老领导曹老革命送的功夫酒。晚上,做了一夜的梦,梦见初恋,梦见桃花潭里落满桃花,忽然想起张若虚诗句:“昨天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回家”,就想说说关于梦的散白话。

   中国人做梦是有历史的。最有名的是庄周梦蝶,记载在《庄子·齐物论》里,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其梦蝶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和生死物化的观点。

    陶渊明也是做梦的高手。他笔下的世外桃源,其实就是一个梦想。早些年田桃源写过一本小册子《桃花源导游》,中英文对照,湖南出版社出版,江总参观桃花源时还亲手“加持”过,江总通英语,随即向陪同的领导提出“桃花源”翻译的错误,中国的地名都是“直拼”,唯独桃花源却不适合直拼,而要翻译成“梦想”或“香格里拉”,我看到一个作家就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东方的香格里拉》,说的就是桃花源。可以,桃花源记乃陶渊明梦呓的记录。

    《红楼梦》更是把梦写绝,作者根据家族的兴衰的艺术升华,对封建科举制度、包办婚姻、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三春过后群芳散”,结局是梦的破灭。

    目前中国梦成为一个热词,田桃源一只想在这个提法上找一点哲学理论依据。可喜的是,我们似乎从儒家文化圈圈外终于看到一点道家和佛家的影子了。

    昨天和教育局长和一位老校长谈论中国教育,我一直认为,儒释道是中国文化的三大主流,而现行教育只传授儒教,是不是失之偏颇?而所谓儒教,还是来自于江湖派教育的代表孔子。孔子何许人也?他是民间教育家,和官办的教育机构不同,他在杏林讲学是收学费的,每个学生每年要向他交十綑“束脩”,也就是十綑腊肉。

    因此,要实现中国梦,我认为除了体制的改变,更要抓好教育,儒释道并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