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山洞溪,今天我是第五次溯溪!而傍溪逶迤的青云古道,我是第四次步行了。
骆工是田桃源在桃花源的老同事,后来又一起到东莞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他是老测绘兵、老旅游了。我们一边在青云路进行景点设置,一边给精彩纷呈的景点起名:神门峡、神门洞、黑风嘴、棋盘谷、四仙桥、滚龙潭、碑崖......起名是件乐事,迄今观音山还保留着俺起的“青云路”“耀佛丛林”,小骄傲一下吧...路遇一片藤蔓,古藤自然形成的桥,让我诗兴大发,感觉好有才,即兴赋诗一首:
忽遇藤廊一身荫
树搅藤缠闹纷纷
藤王修桥请我过
走出藤廊脚步轻
行至溪边,山洪突发,无法涉水而过,只好往山上爬行,杂树丛中,根本无路可走,我们只好手脚并用在树隙中艰难穿行。约莫爬了两个小时,终于到了半山腰,骆工打开图纸,发现:我们把自己提升了海拔七百多米了,眺望四野,满眼青翠,风光无限!
四步青云五溯溪,
景色迷人体难支。
直上海拔八百米,
云间野餐不见人!
在迷离的小雨中,我们喝营养快线、吃“回头客”,干“老邵阳”,以增加体力。然后继续往山顶走,计划到卜家山休息,然后到桥塘。行径中,移步换景,疲劳渐忘。惊见清朝墓碑两座,数人环抱大树数棵。再往上爬,云朵彷佛伸手可及,傍徨间,听云间有妇女笑语声,几个采蕨菜的村姑正从云里雾里走来——
云路村姑背野蕨,
黑狗引路人未歇。
相呼到家喝杯茶,
腊肉飘香米酒热。
我们在毛家山,酒足饭饱后,谢过热情好客的毛家山老乡,朝山下赶路。这时天将黄昏,右边观音尖山顶云蒸霞蔚,而左手边的送宝山云雾缭绕,一片吉祥。观音尖、送宝山,这毛家山正处于这“观音送宝”的路上,一定是一块福地,一打听,这桃红李白的毛家山果然人丁兴旺,一个小组,一百几十号人,安详地在大山区生息,实属罕见。到得李家湾,山穷水复,柳暗花明,一树树桃花扑面而来。
桃花灿灿溪水响,
老树掩映大屋场。
笕水悠悠空自流,
山路蜿蜒向何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