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城镇复古浪潮

标签:
旅游田桃源复建古城镇旅游开发杂谈 |
分类: 字字珠玑 |
广东省社科院旅游研究所所长庄伟光:“保护性开发古城”才是真命题
http://res.city.ifeng.com/9/2012/1127/343_1893126377_20121127152406.jpg真正的古城必须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为复古而迁出城市居民,为仿古而大拆现代建筑,从而“强迫性”改变市民的正常生活,这种人为的仿古,难有持久生命力。再造古城需要理性的思考、长期的调研、科学细致的论证和多方的意见征求,并科学规划。“保护性开发古城”才是真命题。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尹稚:保护文化旗号难掩利益驱动
http://res.city.ifeng.com/9/2012/1127/343_1893126376_20121127152406.jpg虽然打着保护文化或各种弘扬文化的旗号,但是最终很大一部分都是经济利益在驱动。在历史文化的认知,地方政府是有很大误区的。它是用一种片面的、形式化的、符号化的语言来认知这种历史环境,最后就等于是拆了真古董,盖了假古董。虽然表面看上去还是那些东西,但是它的历史价值会受到根本性的颠覆。
著名文化旅游专家刘思敏:突出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时代特征
http://res.city.ifeng.com/9/2012/1020/9_1893043374_20121020084907.jpg历史文化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古城简单复原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考虑旅游的功能,其价值才能彰显。对已湮灭但仍有文脉可循的历史建筑,根据需要可以重建,历史建筑重建的核心是风貌保护与控制。对待历史建筑必须用“创造未来遗产”的理念,用扬弃的态度来保护和利用,突出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时代特征。
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再造的古城有致命缺陷
http://res.city.ifeng.com/9/2012/1127/343_1893126375_20121127152406.jpg再造古城有三大致命的缺陷。一、古城再造只是长官的意志,缺乏文化的根基。无论形实,都没有价值。二、再造古城成本高昂,难以成“市”。经开发商造出来的古城很难有生命力。三、再造的古城假,难以吸引游客。人们喜欢文物主要是喜欢文物所凝练的历史沧桑和文化内涵。仿制的文物是卖不出价钱的。
反思二:“古城热”切莫丢了文化魂
许多文物保护专家对这种“大拆大建”有过担忧和提醒。在他们看来,如果把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仅仅当作改造对象,而不强调实施保护、有机更新的一面,是一种观念错位、“最没文化”的表现。将一片片历史街区夷为平地,一座座传统民居无情摧毁,然后仿建出一条条复古商业街,不但会造成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而且导致城市记忆消失,最终形成千城一面的平庸景致,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