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在常德晚报常德诗歌节之常德新乡土诗群专版上的解黎晴照片】
解黎晴是桃源县内最勤奋、发表作品数量最多的诗人和作家。
又有几年和他没见面了,在百度了解他的近况,有关他的网页竟然达14300多条!如果他建博客,其人气一定不会逊于新浪名博周碧华。几年前,他就在全国包括《人民日报》、《诗刊》在内的近400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作品1100多件,作品投稿范围之广、发表作品之多全国少见。
他发表的文章题材多与桃源有关,田桃源之所以说桃源幸有解黎晴,是因为他这些年为桃源地方的对外宣传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桃源文艺界,理应享受至尊地位,如果县委县政府要颁发“突出贡献奖”,当属老解。遗憾的是有关领导太忙,加上有宣传部、桃源政府网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根本没有在意或无暇在意一个作家为地方宣传推广的重要性。当然,解黎晴自身个性也有些原因,一直以来,老解始终保持着他的文人风骨,不肯弯腰事权贵,不肯与世俗为伍,这也是我最佩服他的一点。
我与解黎晴私交甚久矣。86年我从部队复员回来,正是解黎晴鼓励我重新拿起笔,写诗写散文,参加由王治祥局长主持的桃源较早的笔会,后来我们(包括周碧华)经常在全国的报刊邂逅,作品多次发表在同一版面上。记得我曾骑几十里自行车到木塘垸向他请教,他也曾在冬天涉过冰冷的金鸡河,到沙坪学校看我。他在陬市创办了油印杂志《鸬鹚洲》,在他的影响下,我在桃花源也创办了《仙源》诗刊,在我们的土杂志上发表的作品,后来大部分都在公开报刊发表,有的还登上《诗刊》的大雅之堂。九十年代桃花源大开发时,我们都作为“笔杆子”调到同一个办公室共事,有一年,他发表有关桃花源的文章就有100多篇!作品之丰,成绩之大,在桃花源、桃源乃至常德来讲,可以说前无古人后尚无来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