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桃源·老屋

(2011-08-26 20:31:04)
标签:

杂谈

分类: 闲情散章

在桃源·老屋

    老屋在桃花源镇的金井村,共六间,从左至右住着伯父一家,俺家和叔叔一家。伯父一家住了八口人,爷爷、伯伯、伯母,堂姐金满、金枝、堂兄建军和堂妹春枝、元枝;俺一家六口人,父母,大哥建国、姐姐、二哥建球和我;叔叔一家五口人,叔叔、婶婶,堂兄建初、堂姐金平和堂弟建民。

    这是一溜灰瓦木房子,我和二哥住在堂屋里,堂屋里还有一个木仓,可以装几百斤谷子。这是爷爷留给他三个儿子的。有三间屋铺了楼板,晚上,老鼠就在楼上赛跑,让我经常疑神疑鬼。板壁也很不严实——叔叔曾在大家面前炫耀他家一块玉,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可以吸住小纸片。在我看来,这颇为神奇。我于是偷偷从床头翻到叔叔家,在他的破旧抽屉里找出那片玉玩意儿,做实验。

    老屋经过的客人我还记得。一个是知青李兰芬,和姐姐睡,特爱干净,穿袜子前,先用纸片包住脚。再把袜子套上。后来进城,在中医院退休,居然和我是邻居。如今已抱上外甥了。也许,知青生活对她不堪回首,几十年间,却不曾再回访一次俺家。

    还有一个知青叫潘正凡,父亲是伪教育局长,人长得十分瘦弱,每次回常德,没钱坐车,步行七八十里,父亲经常接济他,给他筹路费,给他送米送菜,似乎对他格外关照。后来进城在常德东江中学教书,他也很懂得感恩,每年寒暑假都会来看望父亲,带一包红糖和饼干。他单身一辈子,曾承诺把家里的几千本藏书送给我。1996年,我在湖南电视常德办事处混日子,曾骑自行车去看望他,得知:他刚刚去世一周,我很遗憾没有看上他最后一眼,说上几句话,也很遗憾他的藏书没有落在我的手中。

    还有一个电影放映员,写得一手好字,大哥曾跟他学写宋体黑体大字,后来把我家的几本线装书借跑了,至今没还。他是个白话客,经常讲故事讲到深夜。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还有水电八局为了修高压线,曾在我家堂屋住了几个人,睡单人钢丝床,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见识这样的床。

    进入八十年代,家境渐渐好起来,叔叔一家于是搬走,另物色地基建了新房,俺家则花钱盘下叔叔一间屋子,又另外盖了一间偏房。家里住房忽然开敞了很多,然而好景不长,大哥结婚了,占了两间房;再后来,二哥也结婚了,又占去一间半。我和父母只好拥挤在一个偏房里,好在我那时还在读中学,住校,不常回家。二哥和二嫂大概不满其生活状况,经常吵架,甚至打架。我记得二哥新婚那晚,二哥把那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的声音调得很大,硬是响了一整晚。我和父母无奈,只好搬出老屋,到宝灵庵小学堂住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