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八月十五,想起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如果没有记错,这首诗是在桃花源的桃花观所写。桃花观,位于桃花山半山腰,左右各有玩月亭、聂风亭二亭,观前有“秦时明月,洞口桃花”一联,周碧华先生也写过《桃花观玩月》的文章见于报端。
桃花观,在我看来,是个异常神秘的地方。当年某电视台在那拍电视《血染桃花观》,一个演员从聂风亭上跳下来,本来下面有垫子,偏偏他就没有跳落在垫子上,当场毙命,当场就演出了真实版的“血染桃花观”。
一次,我陪客人到那,好玩抽签,对工作人员开玩笑说“我不给钱的啊。”结果真的抽到“唯一不要钱的签”,——最坏的签。一年后,我到秦人村工作,这次诚心诚意去抽签,又是跪拜,又是烧香,结果抽了一个上上签!
最解释不清的是:93年还是94年,《深圳特区报>摄影记者赵连勤喜欢吃桃花源的豆腐,要我晚上去桃花观拿块打豆腐的石膏,我拿了石膏后不经意在桃花观前面撒了一泡尿,撒完后突然意识到,这是清净之地!这怎么要得?!下山时,我叮嘱自己走路要小心,别崴了脚,借着朦胧的月光终于走下了山,但最后一步,在方竹亭边,我还是把脚崴了!第二天,在送赵记者一行去张家界的路上,老赵突然说石膏他不要了,要我带回给打豆腐的师傅。待我回桃花源去找师傅,那师傅却在遇仙桥摔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