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提出“工业立县”、“工业强县”“伟大”战略已经多年,迄今取得什么成效呢?
据田桃源所知,引进了产值达数亿元的的创元铝业,但据说该企业所在地方圆十里污染严重,在该厂上班者必须准备不生小孩!竹园电站的化工厂熏死成片的竹子,毒水横流!当地老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向上面反映,《人民日报》曾多次披露此事。田桃源知道的“机械厂”“瓷厂”“酒厂”“桃纺”“桃氮”都已经名存实亡,剩下桃纺的影子——“揭兴”勉强支撑,一个冒烟的大烟囱不断为桃城制造烟气和粉尘!一句话,也许桃源的工业的确为拉动桃源经济作出了一点贡献,但代价不小,而且前景并不看好。
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以及“低碳”理念,桃源县委、县委的决策者究竟为什么提出“工业强县”?提出这样的口号是否符合民意?有没有科学依据和权威论证?我想,无非是为了政绩,短期效应,追求片面的所谓GDP!只要把经济搞上去了,当政者往上提了,留下什么后遗症不管!据悉,发达地区为了经济提速曾经良莠不分地引进工厂,结果是治理环境的代价远远超过可怜的税收!这不能不说是深刻的教训。
目前,东莞、深圳等发达地区开始拒绝污染严重的企业入驻,而是大力提倡“高新科技”“文化产业”,因为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产生高附加值,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一个“腾讯”实现了多少产值?为深圳带来多少税收?它有冒烟吗?它需要多少办公、生产场地?有没有占有大量农田?
桃源是个农业大县,旅游大县、旅游资源大县,为什么不大力发展农业或者旅游业呢?田桃源跑了很多地方,象桃源这种青山绿水的地方真不多,我们不能扬短避长,拿着我们的优势不利用,而搞什么并无优势而言的“工业”。
那么,搞什么呢?有两点建议:
一、发展农业品牌;桃源什么都不缺,但就没有农产品的品牌,只有“商标”,包括野茶王,也还是只停留在商标阶段,真正要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品牌,还要下大力气!
二、发展旅游业。桃源到处都是风景!桃花源、沅江、乌云界、星德山、仙姑洞、、、整合桃源的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好好营销,相信其效益不比建几个冒烟工厂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