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很有礼貌,见人都称“老师”。
我刚开始来山东,被人莫名其妙地叫老师,还感到很不自在,我们老家见陌生人打招呼都叫“师傅”呢!后来一想,田桃源这是在孔子的故里呢,真正的礼仪之邦呵。
中国人有礼的历史大概也要追溯到孔子的《礼记》、《曲礼》。这就是说中国人自古有礼,比如说过去女人“道万福”,就是两手拉住自己上衣的左下角,向客人屈膝、低头,算是有礼了。遗憾的是中国人很多好习惯慢慢消失了,你看到现在还有几人“道万福”了?倒是日本人、韩国人把我们的“道万福”引进了、借鉴了并且保留了。
行为的变化导致性格的变化,我们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变化了吗,恐怕是变化大焉,“不和陌生人说话”、“逢人且说三分话”、“话到嘴边留半半句”,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我们已经很自我封闭,和人打交道“不可全抛一片心”,完全没有了君子坦荡荡的真诚。
我喜欢山东人的个性,交朋结友很实在,有么说么,就连山东电视台的某个新闻栏目也叫“有么说么”,不藏着掖着,多舒坦。人常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换句话说,良好的习惯对命运起到关键作用。而“有礼”我认为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如果说要寻找中华民族性格之根系,我觉得应该到山东来。
最近“好客山东”的主题活动正在山东如火如荼地进行,到山东,除了有人会叫你老师,在公交车上你会看到论语,在大街上的墙上你会看到论语的绘画,总之,一股儒雅之风扑面而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