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中的哲学

(2008-11-19 21:34:00)
标签:

日记

本草纲目

生活

杂谈

田桃源

休闲

       http://t2.baidu.com/it/u=2936225323,3656474773&fm=0&gp=8.jpg    http://imgnews.baidu.com/it?u=1463500,1307047421    http://t2.baidu.com/it/u=1443883153,2530057824&fm=0&gp=6.jpg [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我不是哲学家。但,一个人以哲学的眼光和思维生活,就会发现我们原来生活在一个哲学的世界里。

    因为查找茶叶的药用,偶然读到《本草纲目》,发现医学里竟有很多哲学趣味的内容。比如,这本书提到的阴阳调和,就是一分为二的哲学原理。其中很多具体药方,也有哲学的内涵。为什么男人喜欢吃泥鳅、黄鳝、蛇类动物?因为这些东西生长的环境几乎不见阳光,属于“阴性物质”,那么以阴阳互补的原理解释,这些东西就补阳;相反,女人生孩子坐月子要吃鸡、鸽子类带翅膀的动物,这些动物无一例外是在阳光下长大的,属于“阳性物质”,则补阴。同样的道理,男人吃带根须的植物比较好,吃坚果类的果子较好,女人则吃叶类植物较好。雄老鼠负责找食物,啃东西厉害吧?那么,《本草纲目》提到,如果人的牙齿被折断,把雄老鼠的牙齿磨成粉状透抹在断牙上,牙齿就会再生。眼睛上了雾,用褪壳的知了皮熬汤入药可治、、、、、、诸如此类,我不知道有没有科学依据,但其中蕴涵的原始哲学还是很有意思的。

    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其中就有从质变到量变的道理。所谓善有善报,我就记得“积善成德,风雨兴焉”古训,所谓恶有恶报,我记得“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的俚语。

    生活中,有关哲学道理真的是无处不在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