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常德府到茶庵铺,一条蜿蜒的古驿道,如今早已不见马帮,也听不到得得的马蹄声。秋意正浓,市委书记要去考察茶庵铺新农村建设的情况。我受腾琼茶业公司董事长的委托,特地前往茶庵铺为领导必看的茶艺表演搞策划。
说是茶艺表演,其实是三家公司斗茶。我作为从深圳回来专事策划的“专家”,总得为吉老板争光。怀着那份自信,我开始思考表演的形式与内容。茶庵铺,自古以来有“数处茶庄,百里茶铺”的称号,自古产茶,且有庵堂,庵,是尼姑修行的地方,属于佛教范畴,佛与茶,历来有很深的渊源,有禅茶一体之说。于是,在我脑海里设计了几个光头的尼姑,穿着青衣看茶的情景,这正好与“茶庵铺”这一地名吻合。另外,我又设计了一面古时挂在屋角飘摇的“茶”旗,使场面非常抢眼。除了表演,我特地利用公司的新产品——茶粉研制出了茶羔,这样,领导在品茶时可以尝尝新鲜玩意儿。
就是这样简单的创意,果然不出所料,不仅使领导满意,也吸引了随同采访的记者们,他们老远就把镜头对准了腾琼野茶王这边,而另外两家虽然花了不少精力,大张旗鼓地搞了很多名堂,结果效果还是不如人意,这让我好不得意。
茶庵铺,真不愧是茶乡,一进入茶庵铺的地界,到处是茶园,到处是茶香!而野茶,据说源于1969年当地的一位茶农从大山上发现的一株野生茶,经过几十年的培育,现在已经繁殖了不知多少代!这种绿茶,比别的绿茶多了几许新香,特别受人欢迎,如果用当地的山泉看茶,味道又格外沁人心脾。
我原来是对茶是不怎么感冒的。那天,我到茶庵铺万福庵的山上闲逛,一步步往上顶上爬,渐渐地觉得与现实世界远了,身上的累与心里的累都渐渐忘却,及至山顶,但见一个老者正用树枝烧火煮茶,老者把茶煮好后特地邀我共品,一杯茶入怀,竟然觉得人的整个身心被茶水洗了一番,顿感舒畅痛快!
茶真是个好动东西,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茶,一天不喝茶就感觉不舒服。难怪博学的牧师勃莱迪1700年出版的著作里有《茶阜诗》,称茶是“惟神奇万能之药,消青年急躁之狂热,激暮年冻凝之血气”,称茶“是乃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