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树与佛
(2008-06-20 09:37:19)
东莞观音山森林公园是一个佛教景区﹐今年春天﹐公园搜集了十余棵近年来国内出土的古树﹐建了一座古树博览园﹐这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一些有关树与佛的话题。
树与佛的因缘﹐由来已久。公元前五六五年﹐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在树下休息时生下了悉达多王子﹐即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二十九岁出家﹐经过六年苦修﹐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苦思冥想﹐终于在菩提绿荫的庇护下﹐顿悟人间苦难的根源﹐创立了佛教。
说起菩提树﹐其实就是檀香树的一种﹐叫做白旃檀﹐从植物学的角度说﹐虽属名贵﹐但不神圣﹐然而在佛教文化中却意义非凡。在我国很多寺院都有菩提树﹐而禅宗六祖慧能正是在光孝寺的菩提树下剃度的﹐厦门南普陀寺的大雄宝殿前就有两株﹐青海塔尔寺也有一棵﹐葫芦岛市万佛洞景区更是菩提成林。它们有高有矮﹐有粗有细﹐大的胸径合抱﹐小的主干如指。菩提树树皮灰白﹐枝叶稀疏。传说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后﹐从脐带滴血的地上长出一棵菩提树﹐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都自然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
与佛有缘的树不仅仅是菩提树﹐还有榕树。地处广州市的六榕寺原来叫庄严寺﹐公元一九零七年重修﹐改名净慧寺﹐当时寺中有六棵大榕树﹐树影婆娑﹐枝繁叶茂﹐浓荫如盖﹐一片生机。当时苏东坡居士正好遇赦北上﹐途经广州﹐来到六榕寺﹐看到大榕树﹐心情舒畅﹐应寺中方丈之请﹐欣然写下「六榕」两个骨劲气昂﹑厚实庄重的大字。如今﹐当年的六棵榕树早已不复存在了﹐但后人又补栽了六棵﹐并建有「补榕亭」﹐亭上悬一联﹐曰﹕
请看两字大书﹐鸿飞去后痕留雪
想见六榕当日﹐莺飞啼时叶满庭
与六榕寺一脉相承的禅宗祖庭南华寺更与树因缘很深。据载﹐四域高僧智药三藏航海至粤﹐欲朝礼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由南海北上﹐溯曹溪源头﹐四顾山水回合﹐峰峦奇峰﹐大树森森﹐叹曰﹕「宛如西天宝林也。」他对村民们说﹕可在此建一梵刹﹐一百七十年后当有无上法宝于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宣号「宝林」。寺建成后梁武帝赐名「宝林寺」。几经苍桑﹐直到今天﹐南华寺仍然环境清幽﹐「古树同参」被称为「南华十景」之一。无数信众在大树底下静坐修行﹐参悟人生。
在观音山古树博览园中﹐也有几棵与佛有缘的古树﹐其中一棵直径粗达三点六米的水松﹐经碳十四测定﹐距今两千四百九十年加减九十年﹐这个时间﹐恰巧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成佛的时间。这棵水松死于佛祖坐化后二十五年﹐即周教王九年﹐它的原生地──四会贞山﹐是六祖惠能曾经修行多年的佛教胜地﹐现在又被安置在佛教景区观音山下﹐实可谓与佛因缘甚深矣﹗
——来源:大公网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