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

(2010-01-16 15:39:49)
标签:

快乐

教学设计

感悟生命

教育随感

情感

人文

爱在中国行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

                                        7的乘法口诀

                                         http://s3/bmiddle/531a8975g7d4356d38ad2&690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73内容,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口诀、用口诀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情感,享受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教学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七巧板一副、口算转盘、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填空。

(1)3×5读作(             ),表示(   )个(   )相加。

(2)6+6+6+6+6    写成乘法算式是(          )或(             )。

(3)4个5是多少?列式(                     )。

(4)教师边背边出示古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古诗一共多少个字?怎样列式?用哪句口诀?

     2、创设情境,铺垫孕伏

题目是:你能从7开始每次加7,把得数填在空格里吗?

 

 7

 14

 21

 

 

 

 

 

师:看一看这三个数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研究7的乘法口诀

板书:7的乘法口诀

二、新授:

1、教师拿出七巧板说:“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1)摆一条小鱼用几个三角形?(7个)摆一条小鱼用几个三角就是求1个7是多少。

板书:     1个7     1×7=7      7×1=7     一七得七

(2)出示书本主题图。(并填完书本第72表格)

 

图案个数

 1

 2

 3

 

 5

 6

 7

 ▲的块数

 

14 

 21

 28

 35

 42

 49

 

   2、交流汇报。提问:1个7是多少? 2个7相加是多少? 3个7连加是多少? 4个7、5个7、6个7、7个7连加是多少?28里有几个7?

(二)、自主合作,创编口诀。

1、你能根据刚才的发现,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2、学生开展编口诀的数学活动,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下自己编好的口诀。

3、出示学生编写的乘法口诀,问:你是怎么编出这句口诀的?(出示几个乘法算式)

4、纠正。(收集错例,强调几十几的写法和数字的写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合作中达到知识互补,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相互交流学习中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避免思维定式。同时让学生在编制口诀中,通过编制口诀顺序的改变,探索双数和7相乘,积是有规律的,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做到了前有孕伏,后有照应。)

(三)、解读品味,感悟口诀。

1、 发现规律,背口诀。

看着自己编出的口诀,心情怎么样?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你的开心。(读自己编的口诀)

(板书出示口诀)再轻轻地、慢慢地读一遍,边读边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汇报。

2、总结规律,记住口诀。

(1)我们一起将自己的成果读一读,边读边找一找,口诀中藏着什么秘密?

( ① 每句口诀中都有7; ② 口诀按从小到大排列; ③ 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7;④7乘单数的积是单数,7乘双数的积是双数。)

交流:在背的时候,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

(2)记忆口诀,运用口诀计算。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基本思路是引导学生观察、交流、理解口诀的结构和变化规律,有利于增强记忆的效果,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可谓一石三鸟。)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http://s14/bmiddle/531a8975g7d435b13da9d&690

(一)基础练习:

1、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二七(    )  一(  )得七

(  )七四十九  五(  )三十五

2、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三七二十一  (   )(   ) 六七四十二 (   )(   )

4、(书本练习十六第2题。)

5、(书本练习十六第3题。)(游戏:邮递员送信)

教师把写有数字的卡片分给各组,把得数贴在黑板上。邮递员,送信忙,按照得数送信,哪封信,往哪儿装,请各小组仔细想一想,派代表上台送信。

7×3    7×3+7    7×6+7     7×4      7×5+7   7×5     7×6   7×2   7×6   7×1

(二)综合练习:

1、(1)谈话:我们现在来到了日历的家,怎么日历都愁眉苦脸的呢?(出示挂历,)同时请学生看书73页“做一做”第1题),1星期是7天,2星期是多少天?

(2)爸爸到北京去了3个星期,去了多少天?4星期呢?5星期呢?6星期呢?7星期呢?

日历们开心的笑了!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2、(书本练习十六第4题。)

 

3、转盘游戏。http://s6/bmiddle/531a8975g7d4394d7a0e5&690

 

(三)拓展练习:

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笑脸(乘加乘减)

  《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    《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   《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  《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

   《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     《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知识和技能是构成能力的两个基本因素,二者缺一不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我国数学教学的优良传统,夯实牢固的“双基”基础,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四、多维应用,深化口诀。  

1、生活中和7有关的事物

7是个神奇的数字,我国古代与7接下了难解之缘。一个星期有7天,七星瓢虫有7个点。

2、我们熟知的古诗中就藏着7。同学们请看,这是我们学过的一首诗《山行》。(齐读)这首诗一共有多少个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齐读诗,这首诗是关于小孩子学钓鱼,而且每句都是7个字,你能用哪一句口诀算出这四句诗中共有多少个字吗?同学们注意了吗?每行诗都有7个字,这样的诗也叫七言诗。

3、在我们身边你还见到过哪些现象与7有关?(学生举例说一说)北斗七星 、七色彩虹、 音乐有七个音符。

(设计意图:唐诗与数学看似互不相干,但实际上它们却有着奇妙的同一性。我从五言诗引入新课,七言诗来总结新课,从很多角度去切入,例如:唐诗的形式结构与数学的联系、唐诗与数学共同使用的思维模式、唐诗中的数学史话、唐诗中某些情境带给学生浓厚的数学兴趣,有力地支持了学生对乘法知识的建构。)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http://s5/bmiddle/531a8975g7d437b91f314&690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的乘法口诀,共有()句。

2、每相邻两句口诀的得数相差()。

3、还学会了用一句口诀计算( )道有联系的乘法算式。

4、 从古到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里,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就会觉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六、布置作业 :背7的乘法口诀并默写出来。

附板书:                7的乘法口诀

1个7        1×7=7          7×1=7       一七得七

2个7        2×7=14        7×2=14       二七十四

3个7        3×7=21        7×3=21       三七二十一

4个7        4×7=28        7×4=28        四七二十八

 

5个7        5×7=35        7×5=35       五七三十五

 

6个7        6×7=42        7×6=42       六七四十二

 

7个7        7×7=49        7×7=49       七七四十九

附练习十六:

 http://s5/bmiddle/531a8975g7d438e699434&690

[总评]:

从整节课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主要有如下五个特色:

 (1)创设情境——调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生活中熟悉的七巧板,接近生

活去学习,让学生感悟数学。

(2)学习材料选择的多样性。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教材知识的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本节课所选的学习素材体现了学习材料的现实性、有效性和挑战性,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打下了基础。

(3)落实减负的任务。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立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     全身心投入,主动探索、用心思考,运用7的乘法口诀去解题,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师是学生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在教法上着眼于“导”,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使       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获得情感、能力、知识 的全面发展。

(5)注重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立足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学设计体现了“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的思考方法。把乘法分配力提前孕伏,分散了教学的难点,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现实。口诀顺序的变化引起了学生的思考,为学习数的奇偶性和判断积的奇偶性提供了智力支持。

 http://s4/bmiddle/531a8975g7d4399abf87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希望
后一篇:海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