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老师有必要填写中小学那样的教案吗?

(2016-04-14 22:13:50)
标签:

大学

中小学

教案

创新

分类: 我的思考:“胡思乱想”

      

 

**大学本科教学课程教案

 

大学老师有必要填写中小学那样的教案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授课专业:                  

授课教师:                  

职称/学位:                  

开课时间:二○   至二○   学年第  学期

 

 

 

 

   次课程教学方案

周次

 

课时数

 

 

教学章节

 

 

 

 

 

目标要求

 

 

 

重点难点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   □ 小组活动   □ 实验演示   □ 难点答疑   □ 提问

□ 作业讲评   □ 实践教学   □ 考试测验   □ 其他活动      

媒体资源

□ 文字教材   □ 电子教案   □ 录像材料   □ 录音材料   □ 直播课堂

CAI课件    IP课件    □ 其他资源:     

课后作业

 

 

 

 

(或PPT,空白不够可添加附页)

 

 

 

 

 

 

 

 

 

 

 

 

 

 


   次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

环节

内容设计与手段

 

 

 

 

 

 

 

 

 

 

 

 

 

 

 

 


课程教案审核情况

教学系(教研室)或课程组审核意见

(新增专业课的教案应由教学系(教研室)主任或课程组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

 

 

 

 

 

 

 

 

 

 

主任/负责人签字:

20  年  月  日

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审定意见

(新开课教师的教案应报院(系、部)教学委员会审定)

 

 

 

 

 

 

 

 

 

 

 

 

 

 

教学委员会负责人签字:

20  年  月  日

院(系、部)

审批意见

(新增专业课和新开课教师的教案均应报教学院长(主任)审批)

 

 

 

 

 

教学院长(主任)签字:

 

教学单位签章:

 

20  年  月  日

      又到了期中教学检查。要填写教案。拿到表格一看,傻眼了!怎么填写啊?表格中有一栏叫做“导入新课”,不知所云!表格上没有填写说明。

“新课”是什么课程?讲这一门课程为什么要导入新的课程?若说这个“课“不是指课程,而是指本课程将要讲授的新课,也就是这一次上课要讲授的,那么“导入新课”就是要导入这些要讲授的新内容,这样这一栏与下面“讲授内容”一栏不是重复了吗?

上百度一查,原来这个教案模板是中小学的,所谓“导入新课”是指:

1)温故而知新,提问复习上节内容

2)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3)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4)提问哪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也就是说,在这次讲授新的内容以前,先复习上次课的内容。如此而已!那又为什么叫“导入新课”呢?按百度的说明,“导入新课”的实际意思是“在这一次讲授新的内容以前通过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作一个导入性的准备”,因此应该叫“新课的导入性准备”,或者直接就叫“复习上一次课的内容”,意思一看就懂,而叫“导入新课”正好把意思全讲反了!

可是,大学老师有必要填写中小学那样的教案吗?大学能与中小学一样吗?大学老师不应该在填写这样教条式的表格上面浪费时间,去应付官僚主义式的检查,而应该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在实际的教学和研究上面!

大学课程非要标准化规范化吗?所有的大学老师只能有一个面孔吗?大学老师不应该有个性吗?大学的上课方式不可以别具一格吗?

怪不得我们中国的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严重缺乏创新能力!因为中国大学是生产流水线作业的,一切都是标准化规范化的。

大学的上课能完全按照事先计划好的进度按部就班地进行吗?大学上课不允许临场发挥吗?

标准化规范化何来的创新?何来的创造?创新和创造必然要突破原先的想法和计划。这不是很简单很明白的道理吗?这样简单明白的道理恐怕连小学生都知道,就是我们那些当官的不知道!

另一方面,要求中小学的老师也要象大学老师那样每年都要发表研究论文,这也是官僚主义式的要求!中小学所涉及的都是最最基础的知识,那有那么多的论文可写?所以这种官僚主义式的管理模式只能是瞎折腾!

当然也不能全面禁止中小学老师搞研究写论文,如果他或她有这个兴趣,有这个能力,就应该鼓励,而不是禁止。但也不能要求每一个中小学的老师都必须要搞研究写论文。

要是一个中小学老师真正有能力搞研究写论文,那么他或她就可以去大学教书了。例如国学大师钱穆就是从当小学老师开始,然后当中学老师,最后当大学老师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