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级美术(上)课程纲要

(2011-09-22 13:44:36)
标签:

七年级

美术课程纲要

教育

分类: 教育与人生

七年级美术(上)课程纲要

文/王超伟 

◆ 学校名称:三官庙乡第三初级中学

◆ 课程名称:七年级美术(上) 

◆ 设计教师:王超伟

◆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 教学材料:参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七年级美术(上)》

◆ 授课时间:18课时左右                  

◆ 适用年级:七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

1、学会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材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3、学会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4、学会通过调查、了解美术与传统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

课程内容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采用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课程内容,结合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

准备课(1课时)

向同学们介绍美术课,它有自身在学习材料、工具和资源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它是增长见闻,启迪智慧的学科。 ...... .. 1课时

欣赏·评述领域单元(5课时)

1、《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 1课时

2、《中原名塔》....................... .... .. .... ..1课时

3、《家园》......................... .... .. .... ... 1课时

4、《格尔尼卡——声讨暴行的檄文》 .............. .... 2课时

造型·表现领域单元(4课时)  

1、《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  1课时

2、《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 1课时

3、《生动的小泥人》............................. ...  1课时

4、《雕塑自己的形象》........................... ...  1课时

设计·应用领域单元(6课时) 

1、《生活中的色彩搭配》......................... ...  2课时

2、《学习服装搭配》...................... ... .. .... 1课时

3、《面具设计制作》...................... ... .. ...  1课时

4、《设计吉祥物》...................... ... .. . ...  1课时

5、《宣传品的设计制作》.................. ...... ...  1课时

综合·探索领域单元(2课时)

1、《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 1课时

2、《校园活动策划竞标》...................... .... ..1课时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课时1(准备课):

向同学们介绍美术课,美术课将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可以增长见闻,启迪智慧。

欣赏·评述领域单元

内容标准:

初中生应具有丰富的美术知识,有更开阔的视界,补充在小学阶段所欠缺的美术素养。本单元就是准备给大家提供一个较为全面地认识美术世界的机会,增加对不同美术作品门类的了解。充分利用我们的乡土资源(宋代寿圣寺双塔),扩大自己的美术视野,通过对家乡、村庄宅院的关注,审美,从而对建筑艺术这一美术门类有清晰的概念认识,并通过对家园的描画学习一些初步的绘画知识。从而改变以往人们普遍认为的美术观念,即美术就是画画的言论。通过对《格尔尼卡》这副作品的赏析,对绘画观念和技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增长美术知识,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去大胆运用立体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手法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知识与技巧的探索,大家初步体验媒材,并用学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学生对感受物体的表象,并用语言来表述物体。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教学安排:

课时2《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课时3《中原名塔》

课时4《家园》

课时5《格尔尼卡——声讨暴行的檄文》(欣赏)

课时6《格尔尼卡——声讨暴行的檄文》(造型)

造型·表现领域单元

内容标准:

通过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线条大胆、果断、自信而有个性地去表达,能抓住物像的基本特征,培养观察力、想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体验以泥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捏、卷、贴、刻、接等制作方法。通过小小的泥人来了解祖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并结合学生实际,突出民间美术夸张、变形的特点。培养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值得一提的是,此课知识属于雕塑的圆雕类型,而紧接其后的《雕塑自己的形象》一课则是有关浮雕的知识与运用,这种先立体,后平面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先入为主地形成三维空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手绘线条和泥塑作品的艺术之美,学习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教学难点:观察和大胆想象表现丰富作品的方法

教学安排:

课时7《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课时8《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方法》

课时9《生动的小泥人》

课时10《雕塑自己的形象》

设计·应用领域单元

内容标准:

本单元要解决大家色彩知识的欠缺问题。通过对生活中实例的关注,帮助我们认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分析色彩现象中体现的各种色彩关系。几节设计课的设置,改变以往课程中只侧重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了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可以让大家在学会制作面具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教学重点:不同事物的外形特点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作品的新颖和富有情趣。

教学安排:

课时11《生活中的色彩搭配》(欣赏)

课时12《生活中的色彩搭配》(设计)

课时13《学习服装搭配》

课时14《面具设计制作》

课时15《设计吉祥物》

课时16《宣传品的设计制作》

综合·探索领域单元

内容标准:

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通过美术学习,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培养学习创新意识、集体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感知发现并体会艺术之美。

教学难点:启发想象,探索了解作品

教学安排:

课时17《策划一次校园活动》

课时18《校园活动策划竞标》

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问题教学。教师创设课题情境,设置学生生成、探究、交流的问题,进行教学。

(二)学习方式:

1、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和同伴互助合作方式完成探究等活动。

2、讲授与训练:精讲主要知识,示范主要作品内容,并认真辅导学生练习,掌握学情,适时调整教学。

(三)课时安排:

需要补充小学学段欠缺的美术知识的两课时,其他一般一课时。

(四)课外拓展性练习:

1、课堂拓展练习:主要通过观察、合作、作品展览等途径来实现。

2、课后拓展练习:主要通过作品展示,示范辅导练习等途径实现。

【课程评价】

(一)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二)评价方式及结果处理:

评价方式:

(1)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课前带学具情况(学习内容材料准备、课本准备)(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学习态度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3)课本保护

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按时完成(3)是否上交作品参加展览(4)是否定期小结。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评定等级: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1)95分以上为优秀;(2)80—94为良好;(3)60—69为及格(4)60分以下为不及格;

结果处理

需要努力地同学不能获得学校学期评选三好学生的资格,补考成绩合格者方能获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杂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