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岛版第五单元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备课

(2011-12-21 11:24:4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美化校园—图形的周长》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周长的意义,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在应用周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认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2.知识构成。本单元的知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周长的意义。这里是指广义的周长,是周长的概念理解,即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之和,泛指一切平面图形,包括图形、不规则图形等。

(2)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教材地位。

小学里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很多,而周长的公式,《课标》只要求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而本单元式学习它们的唯一机会,同时周长的学习也是今后学习面积与体积的基础,所以地位非常重要。

三、单元学情分析及教学建议

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在此基础上,学习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时,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特别是动手操作,让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着力帮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形成表象,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计算周长的方法,明白算理。

小学生的思维活动,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而基本概念的形成对于初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那么,教学时就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抽象、概括所学概念的本质特征,注意帮助学生比较所学的概念并弄清它们的区别,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些概念,并消除彼此间的混淆。

四、单元课时分配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图形的周长

第二课时    图形的周长练习课

第三课时    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第四课时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第五课时    我学会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