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走出去企业国际税收管理团队刘阿斗 |
分类: 国际税收 |
近日,总部设在英国伦敦的经济学人智库发布报告称,到2017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净投资国。基于此,如何更好服务“走出去”企业,成为各级税务机关非常关心的热门话题。记者日前采访安永税务合伙人蔡伟年时,他的一句话让很多“走出去”企业和税务官员都颇有同感:税务机关和中介机构的服务固然重要,但企业自身税收管理能力的建设更为根本。否则,税务机关和中介机构的服务再好,“走出去”企业也很可能成为扶不起来的“刘阿斗”。
在蔡伟年的印象中,那些有着良好税收管理团队的大企业,明显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为稳健一些。目前,虽然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规模巨大,但多数企业都没有专门的海外投资税收管理团队。往往在准备“走出去”时,才临时组建了一个团队。“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来中国投资时,其税收管理团队非常专业——这是确保投资成功的关键因素。”蔡伟年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走出去”企业海外投资税收管理团队力量薄弱,在实践中遇到很多现实困难。由于很多海外投资项目结算周期很长,可能达到18个月~24个月,甚至更久。在全球税收环境迅速变化的情况下,“走出去”前制定的税收规划在一段时间以后很可能就不再适用。即使可以适用,也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此外,合并后公司的整合也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再融资计划、处置闲置资产、调整转让定价政策等,以便新公司尽快融入整个集团——而这些都与税收息息相关。正常情况下,中国“走出去”企业应该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税收的影响,制订最有效率和效用的税务战略,并与企业的业务战略相契合。
因此,蔡伟年建议中国“走出去”企业,一定要想方设法强大自身的税收管理团队。比如,应该在公司总部和区域性分公司都设立税收管理团队,以便更好地执行集团公司的海外战略和税收管理计划,有效支持集团公司全球税务治理和风险管理工作。比如,面对日益严峻的税收管理环境,“走出去”企业的税务高管不能只关注境外交易本身,而是要与管理层和商界领袖一起作为税务工作的一线人员,随时为维护企业的税收利益和各种突发状况提供有力支持。再比如,整个税收管理团队要致力于增加税收的确定性,减少合规成本,减少与税务机关的纠纷等。还比如,及时作好境外投资案例的收集整理和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分享,从而提高处理境外税收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很多已经‘走出去’的企业都做了大量大胆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准备‘走出去’的企业可以向这些企业学习。”蔡伟年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