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记者
张剀
2014年8月29日《中国税务报》
8月21日~22日,由高顿税务峰会(GTS)和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国际税务峰会在北京召开,来自联合国和中国税务机关的官员,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大企业的财务总监、税务总监,就当前国际税收领域的新动向、新特点和应对新策略展开了热烈讨论。在会议期间,就近年来谷歌、苹果等国际知名大企业的避税问题,记者有幸独家采访了联合国国际税务合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税收合作部主管麦克·林纳德。
据了解,联合国国际税务合作专家委员会是联合国常设机构之一,共有25名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司长廖体忠也是该委员会委员之一。国际税收合作部是该委员会下设机构,主要职责是促进国际税收的公平性和规范性,并且把这种规范性要求最大限度地推行到发展中国家,鼓励其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同时,国际税收合作部还负责促进各国完善税收制度和行政管理,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做出努力。在担任国际税收合作部主席之前,麦克·林纳德曾在澳大利亚税务局工作,并曾担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税收协定秘书处顾问。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谷歌、苹果、星巴克和松下等国际知名大企业纷纷因为避税或逃税被其所在国家税务当局调查,而且松下等少部分大企业曾多次被税务当局调查。国际社会刮起的“反避税风暴”也因此一浪高过一浪。一般来说,大企业有着较为强大的税务管理团队,本来应该成为遵从税法的典范,但这些全球知名大企业频频被调查,却让人大跌眼镜。
作为负责国际税收协作的联合国官员,麦克·林纳德认为对此应该理性看待。他告诉记者,谷歌等国际知名大企业避税或逃税的具体细节他并不清楚,不方便针对个案发表评论。但是,就总体的情况而言,大企业不遵从税法的现象的确值得密切关注,各国也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在具体的应对过程中,他建议各国税务机关分两个层次对大企业提出要求。第一个层次是要求大企业严格遵守总部所在国及各分支机构所在国税法的字面要求,达到“形合”;第二个层次是要求大企业不仅要遵守各国税法的字面要求,而且要深谙其精神实质,自觉纠正与法律精神相抵触的行为,达到“神合”。“随着国际反避税力度的加大,我们要求大企业形式合规的同时,更要促进其精神合规。”麦克·林纳德说。
在麦克·林纳德看来,由于国际税收越来越复杂,各国税法本身不完善,甚至存在明显的漏洞,国际法与国内法不衔接的情况和国内法之间不协调的问题普遍存在,对于理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大企业而言,不可能对这些漏洞视而不见——他们中的大多数一定会想方设法利用这一点。事实上,国际法和各国国内法的不完善,的确给大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创造了空间。而不论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又都往往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各国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因此这种筹划空间必然长期存在。加之大企业普遍在税务管理方面比较专业,并且有税务中介机构从旁协助,杜绝大企业“钻空子”存在难度。不过尽管如此,各国税务机关也要尽力看到大企业“形合”背后的交易实质,对违背独立交易原则的避税行为持续、坚决地予以打击,绝对不能听之任之。
不过,麦克·林纳德坦言,大企业不遵从税法既有税法不确定等外部原因,也有企业税务管理团队能力较差等内部原因。作为监管机构,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促进税法的完善,以不断增强税法的确定性和公平性。麦克·林纳德说,增强税法的确定性和公平性,是各国税务机关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如果税法本身的漏洞给大企业避税或逃税带来了可乘之机,税务机关反过来要求大企业遵从税法就缺乏说服力。
采访中,麦克·林纳德对中国税务机关设立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表示非常赞赏。他说,大企业有着自身的显著特点,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很有必要,也是发达国家提升大企业税收管理能力的重要实践成果。在改进税收管理方面,麦克·林纳德还期待中国为全球的税收管理改革提供宝贵经验。
(本文在采访中得到了高顿税务峰会杨赢女士和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税务总监顾春晓先生的大力协助,在此深表谢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