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税收政策解读不规范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基层税务机关、税务中介机构及纳税人因此苦不堪言。
张剀
目前,税收政策解读不规范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记者在基层采访时,经常有纳税人向记者表示:“其实我们不怕缴税,怕的是稀里糊涂地缴税,怕的是税收制度不公平。”有关专家指出,纳税人对税收制度不公平的担忧,很大程度上缘于税收政策解读的不规范。
对于同一税收政策解读不一致的问题,著名财税专家朱青深有体会。他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表示,如何科学、规范、合理地解读税收政策,是当前摆在税企双方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他说,以常见的讲课费收入如何征税为例,不同单位进行税务处理的方式都不一样。多数单位是将讲课费收入纳入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畴,按照劳务费代扣代缴。但有单位认为,讲课属于《营业税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应税劳务,应该按照文化、体育业的营业税税率,征收3%的营业税。还有单位认为,讲课属于一种劳务服务,应该对讲课收入按照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对于这样一个非常常见的收入到底该如何征税,尚且出现多种解释,更遑论一些复杂的涉税事项了。”朱青说。
湖北省武汉市一家税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曾先生向记者抱怨说,他向税务机关咨询某一税收政策如何执行的时候,最怕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们的理解仅供参考,具体如何执行请向主管税务机关咨询。”他说,经常有客户给他打来电话,说某省的同行经过税务机关审批,享受了某种税收优惠,希望自己也能享受。曾先生经过认真研究后,发现客户所指的税收优惠,在享受的条件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弹性,但向客户的主管税务机关咨询后,主管税务机关也拿不定主意,建议向省局税政部门咨询。但曾先生向省局税政部门咨询后,省局税政部门倒是作了解释,但最后总是不忘提醒他最终要以主管税务机关的意见为准。
曾先生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一个税收优惠,企业能否享受,答案应该是确定的,全国统一的。同样的税收政策,不同省份甚至不同城市执行口径不一,让纳税人无所适从。
税收政策解读不一致,带给纳税人最大的影响,是增加了涉税事项税务处理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了纳税人的税务风险。一位建筑企业的财务人员向记者表示,当他们不知道某一税收政策该如何执行的时候,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咨询主管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员,并在大多数时候按照税收管理员的意见进行税务处理,否则很难“过关”。但是,税收管理员对税收政策的解读都是口头的,没有任何纸质的正式文件予以确认或记载。往往在一些例行检查或者专项检查时,曾经得到过税收管理员认可的税务处理却遭到了稽查部门的质疑,并很有可能被要求补税、缴纳滞纳金,甚至可能被罚款。“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觉得特冤。”这位财务人员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