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数据支撑的风险管理是不可想象的

(2011-11-01 14:24:17)
标签:

税务风险

数据

信息系统

分析

应用

财经

分类: 税务风险

   【按】这是我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培训后的一个感受。当然,感受还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之一。我会慢慢写出来,跟大家分享。

   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依托的是各种信息系统,但数据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更为基础,不容忽视。没有数据,再先进的信息系统也是摆设。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在美国和澳大利亚,没有数据支撑的风险管理是不可想象的。”
  根据日程安排,此次研讨会的重点内容之一,是由来自IMF的专家介绍美国和澳大利亚如何通过信息系统实现税务风险管理的经验。涉及到的主要信息系统有:税务风险管理模型,大企业税务管理体系和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大企业税务风险识别系统,企业税务风险系统的排序与评价,大企业税务遵从行为分析和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系统,大企业税务风险总体描述、应对策略的计划和实施系统,大企业税务不遵从行为监控系统,大企业税务遵从行为评估有效性监控系统等。
  在澳大利亚,法律明确禁止以收入为目的的税收执法行为,税务机关的最重要职责是严格执法,通过严格执法来规范纳税人的纳税行为,进而不断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而要做到严格执法,并且让纳税人心服口服,必须用数据说话。换句话说,如果税务机关掌握的数据是不全面的,或者不足以支撑自己的观点,纳税人就不会服气,严格执法就成了一句空话。至于收入,那是财政部的事,税务部门并不关心。在税务人员的理念中,只要严格执法,收入自然会有保障。
  正是深刻认识到数据在税务风险识别、确定、排序及应对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美国,都非常重视数据的搜集。比如,澳大利亚国税局建立了一个多维数据集,不仅搜集纳税人纳税申报表的数据,还搜集其他政府部门的数据和外部来源的公开数据,同时还通过向纳税人发放的《信息索要单》和面对面的约谈,来获得更多的有关纳税人的数据。美国则建立了一个称为“数据集市”的大型数据库,除了注重从纳税人和税务系统内部获得数据外,还格外重视从税务系统外部收集数据。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和澳大利亚从第三方获取数据是有法律保障的。只要税务机关认为需要,都可以从其他政府部门和银行等单位索要,而其他政府部门和单位都必须给予配合。因此,这两个国家的税务机关都掌握着大量的有关纳税人的数据。
  在具体的税务风险管理过程中,数据将发挥关键作用。美国在对一个企业进行税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初步的风险评分,并按照风险等级进行排序。在进一步的风险监测中,他们将充分利用数据集市中的数据,分析这家企业存在的最主要税务风险是什么。然后还要接着判断:哪些是最重要的战略性风险,有哪些企业和这家企业有关联,如果这家企业和另外一家外地的企业有关联,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司还会派出税务人员到外地进一步追查:这两家企业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和那家外地企业有关联的企业还有哪些,等等。根据掌握的上述情况,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司还要进一步确定:如果不处理这些税务风险,对税收征管会带来多大影响;如果要处理,需要动用哪些资源,税务局的胜算又有多大,等等。在整个过程中,如果没有数据,就无法做具体的定量分析,环环相扣的各个环节将无法进行,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也只能是空谈。
 在对从事税务风险管理的税务人员的考核中,数据的作用也不容小觑。澳大利亚国税局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司就开发了专门的考核系统,每个税务人员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做了哪些工作,什么时候结束工作,都有详细的记录。这样,每过一个阶段或者年底的时候,他们将根据这些数据对税务风险管理的成效作出评价。比如,针对每个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一共动用了多少管理资源,哪个环节动用的管理资源最多,哪个环节花费的时间最多,一共花费的经费又有多少,等等。每年年底,联邦税务局局长在向联邦政府的工作汇报中,都会引用到其中的很多数据,来据此说明过去一年联邦税务局的工作成效和经费开支情况。
  中国目前正处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初级阶段,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也正处在起步阶段,他建议中国税务机关要进一步认识到数据在税务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最好能在国家税务总局层面建立一个强大的数据分析和情报系统,加强对数据的搜集、分类和应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