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专题征文活动总结大会已经定于本月5日在总局二楼礼堂举行,届时将揭晓获奖名单并颁奖,同时邀请除优秀奖以外的所有获奖者到京领奖。这标志着本次征文活动即将划上圆满的句号。
在征文活动总结大会召开前,我想就本次征文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介绍。
“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专题征文活动由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和中国税务报社共同主办,德勤中国协办,在《中国税务报》每周一5版专门开辟1/4版面刊发征文稿件,2010年3月发起,2010年4刊发第一篇文章,2011年3月6日将刊发最后一篇文章。除去节假日,总共将刊发稿件47篇。
综合来看,本次征文呈现出如下显著特点:
第一,参与征文的作者面广,积极性高。征文启事在《中国税务报》刊登后,很多省市的税务机关都在其网站上进行了积极转载,有些省市还专门请专家进行了投稿前的培训。在本次征文活动中,除了广大一线的税务干部外,部分省市的税收科学研究所、税务学会、大企业财务人员、中介机构专家、财经类高校的教授、学生等积极参与进来。湖北省国税局、山东省国税局、吉林省地税局、大连市国税局、湖南省常德市国税局等还专门下发文件,组织税务干部和辖区内大企业参与投稿,襄樊市国税局、宜昌市国税局等还在向《中国税务报》投稿之前,还专门进行了组织评审。据统计,此次征文共征集稿件1600余篇。
不过,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从总体上看,社会各界参与此次征文的积极性很高,但具体来看,又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比如,从地域来看,东南沿海和中部的地区的投稿积极性明显较高;从税务机关内外部来看,税务机关内部的积极性明显较高;从国税部门和地税部门来看,国税部门的积极性显著较高;从税务机关的纵向来看,地市级和县区级的积极性明显高于省级税务机关;从实践性看,来自基层的稿件相对比较务实,实践性的探索较多,偏重反映实际问题,来自省级税务机关的稿件注重理论的多,偏重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二,投稿作者层次较高。与中国税务报社以往举办的各类征文活动相比,投稿作者层次较高时本次征文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北京市国税局局长吴新联、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亚民、安徽省国税局胡道新、河南省地税局局长赵亚平(拟2月28日刊发)等四省税务局长,江苏省国税局总经济师姜跃生、云南省国税局总经济师朵志红、大连市国税局总经济师谷兆春、陕西省西安市地税局局长杜洪、武汉市国税局总审计师刘卫明、广东省国税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局局长刘通天、河南省新乡市国税局局长杨国政等省级税务机关分管领导和地(市)级税务机关领导也亲自撰文积极参与投稿,结合国家税务总局的战略部署和当地的实际表达了自己对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观点。此外,在投稿作者中,还有毕马威英国总监蒂芬·卡拉汉、德勤中国税务合伙人林绥等“四大”高级专家,上海复星(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副总监兼税务总经理毛一平等大企业高级财务管理人员。
第三,稿件内容和实际工作结合紧密。本次征文活动中征集的所有稿件,无论是进行理论探讨的,还是反映现实问题的,无论是介绍实践经验的,还是提出建议的,全都和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紧密联系,力求通过探讨来解决实践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一些比较优秀的稿件还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和讨论。值得一提的是,自大企业司在无锡、扬州举办和大企业工作相关的专题培训班后,征文质量在其后的一段时间里明显提高,而且明显增加了国际经验的元素,征文作者的思路普遍从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跳了出来,站得更高,视野更加开阔。
第四,有关各方收获颇丰。此次征文活动,是业务司局与报社围绕总局中心工作进行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探索出了一条业务司局与报社以税收工作为中心,以专题征文为平台,以相关报道为补充,以广泛交流为辅助的联合工作新模式。以往报社对业务司局工作的报道,多以“成果展示”式的报道为主,这次大企业司与报社的合作,打破了这一模式,逐步形成了双方“交互式”的工作新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征文活动宣传大企业司全新的工作理念,介绍各地有利于推进全局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广大读者,尤其是基层税务局长和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读者的深入思考,这些思考以征文的形式发表后,又进一步推动了全局工作,从而形成了一个动态的良性循环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报社在组织和策划征文稿件时充分考虑了大企业司推动工作的切实需求,大企业司也在开展工作时充分考虑了新闻宣传的因素和规律,两方面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由于大企业司成立时间较晚,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宣传阵地,总局关于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措施基层很难及时了解到。征文活动开展后,由于大企业司直接参与指导,积极参加征文活动的作者层次较高、专业性强,基层普遍比较重视等原因,征文专栏逐渐成为一个一个统一、集中、专业、高效的全国性工作阵地。投稿作者中,既有总局大企业司领导,有省局局长或分管局长,有“四大”高级专家,有国内税务中介专家,有高校的专家学者,有各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或一般工作人员,还有广大基层税务干部,通过这个平台,大家充分表达意见,交流看法,相互借鉴,在提高自身认知水平的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实际工作。除了开辟征文专栏外,报社和大企业司保持密切联系,结合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实际策划了一些重要稿件,并在《中国税务报》头版重要位置刊发,在基层引起了较大反响。比如,采访四川省国税局局长张崇明和海南省国税局局张林明鹊的专访《谋划长远,
扎实推进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就是大企业司和报社综合分析大企业实际工作后策划的一个重要稿件,两位局长现身说法,其“解放思想,敢拼敢干”形象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再比如,以王力副局长讲话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势在必行,不可动摇》发表后,也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对提振各级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的信心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是各方在合作中逐渐形成了一个默契的团队。在开展征文活动过程中,大企业司、报社、德勤三者之间围绕具体工作经常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这种交流和互动中,三方工作人员彼此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收获很大,逐步形成了一个团结、默契的工作团队,为今后的继续深入合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是充实了《中国税务报》的版面,提升了报纸影响力。由于征文数量多、质量高,在充实报纸版面的同时,一些重要稿件的发表也提升了报纸的影响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