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三个文件,在社会上产生的效应却大有不同。一个是国家税务总局5月19日发布的《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220号),一个是政部、国家税务总局5月13日发布的《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还有一个是2010年5月5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10年全国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工作的通知》。三个通知发布后,前两个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而第一个似乎有点“静悄悄”。我认真分析对比了一下,发现前两个一个调控房价有关,一个和“三农”有关。引起广泛关注不难理解。
相比之下,《关于做好2010年全国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工作的通知》表面上看似乎和谁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认真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实这个文件背后所隐含的意图也很值得关注。
在这个文件当中,财政部就做好2010年全国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不妨可以想想:财政部一般只负责出台政策,具体的税收管理都由国家税务总局负责,财政部发此文件似乎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的意思?还有,为什么要单单调查企业所得税?其他税种为何不调查?为什么在半年快过去的时候调查,而不在年初调查?……总之一句话:财政部到底想说什么?
事情就是这么凑巧。最近我做了一个关于汇总纳税企业的选题,才发现自从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以后,汇总纳税企业出现了很多问题,已经使得原有的企业所得税增长出现一些不正常的情况。从表面上看,问题主要有三个:
一是政策衔接问题。新法出台后,在汇总纳税方面的各项政策性文件、管理性文件及程序性文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粮”现象,税企双方都不知如何是好。
二是税收管理问题。随着新法的出台,汇总纳税企业总部的主管税务机关需要管理的涉税事宜与现有管理资源极其不匹配,税收管理实际上处于“蜻蜓点水”的状态;而对于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的主管税务机关而言,税收监管权的弱化使其对分支机构存在的问题“看得见管不着”。在不合理的税收分配方式下,部分分支机构产生的大部分税收“流走”了,也使其主管税务机关对税收监管缺乏动力。
三是企业风险问题。由于税收政策的不完善以及税务机关税收监管力度的减弱,汇总纳税企业的税务风险陡增。加之各地对税源的争夺,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这一切的一切根源在哪里呢?还是在财政预算体制和分配体制的不完善。北京某区财政局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去年为了保证财政收入的增加,他们已经协同税务机关将近几年应缴未缴的税款几乎全部收缴入库。可是今年的财政压力似乎更大——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完成任务。因此将更多的目光盯在了税务机关身上。而在所有的税种中,增值税作为一个大税种,但有一个严格的链条,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漏洞。所得税属于一个“面”,监管不到很容易出问题。由此再看财政部的文件,就知道财政部为什么那么着急了。
关于这其中的详细问题,下周一我们《中国税务报》会发表我的调查文章,敬请大家关注。在这里想说的是,财政收入的“弹性空间”没有去年那么大了,今年的日子并不好过。不管是基层税务机关还是企业,都要有个思想准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