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我在《中国税务报》发表了题为《探路风险管理,企业已经出发》的文章。文章发表当天,该文章就被多家国内税务专业网站进行了转载。但是在转载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税务专业网站都将文章标题改成了《大企业探路税务风险管理
中化集团第一个“吃螃蟹”》。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都已经迈开了税务风险管理的步伐,中化集团只是其中的一个,并非第一个。转载者并没有理解该文的意思并草率地改了原标题。实际上,要说第一个“吃螃蟹”,中化集团在税务风险管理上的态度才是真正的“第一个吃螃蟹”。
在这里,我想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这篇文章写作的背景。关于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从其指引讨论稿发布开始,我就一直在跟踪,并采写了一些文章。企业从一开始的态度都很一致:“我们没有任何税务风险”,并以此为由,拒绝进行相关的探索。特别是某跨国企业的税务总监曾明确地说,他们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已经相当先进,再投入精力去搞“没有任何意义”。
但万事总是在变化中发展的。2009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稽查风暴”之后,很多大企业才发现“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潜在的税务问题让很多企业“折了一下腰”。这个时候,企业管理层的态度明显发生了改变,纷纷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税务风险管理从提出到现在,虽然我们也进行了解读,并发表了不少动态文章,但是大家对风险管理到底是个什么东东一直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因此,我非常想通过一个企业,对其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的情况来个“解剖麻雀”式的解读,让所有企业能有一个可以参照的坐标。老实说,中化集团在税务风险管理方面取得的成效,在所有企业当中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他们敢于将自己的缺点拿出来“晒一晒”,让大家去品评,这种态度着实让我非常感动。都说“家丑不外扬”,可中化不仅要扬,而且要很系统地扬,让大家多向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这,就是我打算采访中化集团的重要原因了。
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中化之态度,就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就是一种十分自信的态度,这值得所有大企业学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