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好几个基层税务局长的电话,说“我们的绩效考核有了新的突破。大家每天要干的事情一目了然,没干或者没干好的事情也一目了然。”
同时,我也接到了一些税收专管员的电话和邮件:我们都快累死了……
我突然之间该不知道该怎么对他们说,以便于继续我们的话题。
就当前的情况来讲,一些基层专管员的负担的确已经大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一个人管上百上千户企业,能忙过来吗?既要处理日常各种事务,还要纳税评估、纳税辅导、审查票证……所有工作的着陆点都集中在了专管员身上。如果再来一道“紧箍咒”——绩效考核,专管员又该怎么办呢?
我想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像老黄牛一样没日没夜地干,一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呗。进而也会相应地产生两种结果:一种是我们的税收事业在专管员的肩膀上欣欣向荣,另一种是披着华丽外衣的虚假业绩层层上报。
绩效考核本身本没有错,错的是这种考核没有了人情味。现在我们每天都大谈科学发展观,每天都在讲以人为本,为什么在具体的事情上就无从体现了呢?
就当前来讲,我想绩效考核特别是对基层税务干部的绩效考核必须把握好三个前提:一是工作强度适合,能让每个人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完成应该做的工作;二是互联网比较发达。也就沈很多事务性工作能够使纳税人通过网上自行处理;三是要有充足的人情味儿。有了人情味,大家才觉得干工作是在干税收事业,才能把工作切实做好——这才是绩效考核所要达到的目的吧?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地方搞得不错。在此我想提醒一下:绩效考核,既要考出成绩,还要考出人情味儿。这既需要抓好管理,还要抓好文化建设。两者不可偏废其一。
不知对否?自忖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