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污染,加速循环经济,财政、税收政策可以说功不可没。尽管目前还面临一些问题,但是已经初见成效。近日我在山东省采访时了解到,山东投入专项财政资金20多亿元发展循环经济,支持重大节能项目241个,目前已经实现了“从鱼虾绝迹到白鹭翔集”的转变,循环经济开始扬帆启航。
本文已经发表在10月13日《中国税务报》,二版头条
记者从山东省经贸委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为发展循环经济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0多亿元,支持重大节能项目241个。上半年,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共处理城市污水10亿吨,削减COD(化学需氧量)36.7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6%和30.7%。
山东省经贸委有关人士表示,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相关税收优惠的落实,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热情将会更高。
“为了山东的碧水和蓝天”
近日,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来到曾经被严重污染的山东省微山县新薛河入湖口(南四湖)人工湿地,看到白鹭自由翔集,芦竹随风飘荡,湖水清澈见底,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据记者了解,南四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输水干线和调蓄湖泊。由于多年延续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流域内一度结构性污染严重,湖内鱼虾几乎绝迹。南四湖承接的53条河流大部分被严重污染。其中,新薛河洛房桥断面2001年均值氨氮浓度达到197毫克/升,超标196倍。
山东省节约能源办公室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处处长陈勇说,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山东省通过治理污染、水资源循环利用及生态修复和保护,南四湖及汇水河流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与2000年相比,南四湖流域内各市GDP增长156%,各汇水河流COD平均浓度下降了80.2%。今年1月~8月,重污染河流城郭河和新薛河分别达到了Ⅳ类和Ⅲ类水质标准要求,南四湖湖区水质均值达到了Ⅳ类标准。
生活在新薛河岸边的西万三村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南四湖又成为鸟儿、鱼儿及水生植物的天堂,曾经绝迹多年的小银鱼、毛刀鱼、鳜鱼等鱼种,又重新游回南四湖,白鹭、野鸭等也飞回来了。”
陈勇告诉记者,南四湖及汇水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只是山东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山东省在2006年就设立了节能减排专项资金,2007年全省节能减排专项资金增加到21.33亿元。其中,省节能专项资金3亿元、污染减排专项资金8.1亿元,市县财政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10.23亿元,支持了241个重大节能项目。仅2007年,全省资源综合利用就实现产值282.83亿元,增长25.77%;实现利润20.57亿元,增长27.25%。
据了解,山东省通过采取奖励、补助、贴息等方式,鼓励社会资金逐步加大了对重大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的支持力度,有19个项目被列入国家节能技改投资计划,争取补助和奖励资金1.18亿元。在总结和推广济钢、鲁北、海化、新矿等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经验的基础上,山东省还组织专家对10个循环经济型城市、20个循环经济型园区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论证,其中再制造和废旧家电回收处理试点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全省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企业100多家,年产值已达30多亿元。
“税收优惠为循环经济发展再添动力”
“新的产业政策和税收优惠将为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再添动力。”山东省节约能源办公室邓军表示。
据记者了解,已经通过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并运用税收等措施鼓励进口先进的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设备和产品,限制在生产过程中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出口。使用或者生产被列入国家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鼓励名录的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的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与此同时,新《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也于近日公布,企业以该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生产非国家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可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既有财政补贴,又有税收优惠,对发展循环经济政府这么有决心,我们肯定有信心!”在采访中,山东济钢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陈勇说,过去我国在污染治理方面采取的是“末端治理”的办法,也就是“先污染再治理”,这种办法成本高昂,地方政府、企业也难有积极性。而发展循环经济则是从源头上杜绝、减少污染,效果更加明显。他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近期接连不断的咨询电话让他感受到了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极大热情。
邓军表示,如果说为了山东省的碧水蓝天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的精神动力,那么诸多税收优惠政策将成为企业的经济动力。不论得到的直接利好有多少,最起码企业开始关注循环经济这个新的产业,开始想方设法去利用好这些政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