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本周辟话3

(2008-08-02 19:16:15)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楼市

反垄断法

中小企业转型

财经

1、只有百姓腰包才能救楼市。—— 苏文洋

    核心理由:给有钱人盖的房子太多了,富人买不完了,市场上的房子有价无市。房价可以月月上涨,房子可以越盖越多,而富人的产生却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和房屋增加,惟一救楼市的人就是老百姓。所以,当务之急是让百姓腰包有钱,而不是完全靠贷款去买几十年才能还清欠债的房子。

2、反垄断法不能变成反外企在华垄断法。——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 琳

   核心理由:或许正是由于对中国法治运行状态的熟谙,《反垄断法》实施之际,本应处于紧张应对状态的国内垄断企业,目前看来全无紧张之气氛——至少在公共传媒上我们没有看到哪家垄断国企作出了何种应对措施。若国内垄断企业正是基于《反垄断法》注定无法有效实施,或即便实施也不可能撼动或改变国企垄断地位的现状,才不予理睬这部法律的话,那将不仅仅是《反垄断法》的执法尴尬,更将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尴尬。

3、中小出口企业转型时间太紧手段太急 。——资深财经媒体评论人 余丰慧

   核心理由:当前,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多重压力。外部需求收缩、人民币升值、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环境成本加大……如此多的压力扑面而来,再好的企业也经受不住,转型再快的企业也承受不了,创新能力再强的企业也难以应对。

  给中小型出口企业一些压力,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但时间太紧,手段太急,恐怕会导致转型成本过高,代价太大。我国中小型出口企业形成的劳动力成本过低、对劳动力保护弱化、环境保护不够、创新能力不高等问题是多年形成的,如果力图全部集中在一个时期解决,现在看来,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确实不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